凌玉去燕游晋归以诗见赠赋此奉酬

残菊重阳一醉回,虞卿飘泊正堪哀。
入春诗梦池中草,落日书传垄上梅。
绿野依然游子去,青山无恙故人来。
五云北望天高外,知是黄金郭隗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凌玉去燕游晋归以诗见赠赋此奉酬》是清代诗人袁佑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作不仅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还透露出其对自然景观和友情的美好向往。下面将对该作品进行详细介绍:

  1. 作者介绍:《凌玉去燕游晋归以诗见赠赋此奉酬》的作者是袁佑,字杜少,号霁轩,是清代直隶东明人。袁佑于康熙十一年拔贡,官至内阁中书。他的诗歌作品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尽管现存的诗作并不多,但他的创作活动对于当时和后来的文人产生了不小的影响。

  2. 诗歌原文:《凌玉去燕游晋归以诗见赠赋此奉酬》原文如下:
    残菊重阳一醉回,虞卿飘泊正堪哀。
    入春诗梦池中草,落日书传垄上梅。
    绿野依然游子去,青山无恙故人来。
    五云北望天高外,知是黄金郭隗台。

  3. 诗歌赏析:袁佑通过这首七言律诗表达了对友人深情的怀念。诗中的“残菊”、“重阳”、“落日”等意象,都传达了一种深深的怀旧之情和对逝去时光的追忆。同时,诗中提到的“绿野”、“青山”等自然景观,也反映出诗人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4. 创作背景:袁佑创作这首诗是在他离开家乡、到晋地游学之后,得到一位名叫凌玉的朋友送诗赠别的情境下完成的。这首诗不仅是对凌玉赠诗的回应,也是袁佑对这段友谊的珍视和纪念。

  5. 作品影响:虽然袁佑的作品不多,但这首律诗在清代文学中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它展现了清代文人细腻的情感世界和丰富的想象力,同时也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和文化特点。

《凌玉去燕游晋归以诗见赠赋此奉酬》不仅作为袁佑个人创作的代表作品,更因其深刻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而成为研究清代文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对这首诗的研究与欣赏,可以更好地理解清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情感世界,以及他们如何通过诗歌表达自己对于生活的独特感悟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