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幼舆斋中赋和

独鹤盘云下九皋,西风杖屦肯辞劳。
陶潜自种当门柳,仲蔚无妨满径蒿。
日薄长林留晚照,夜深急雨落秋涛。
相期共载伾山酒,笑指丹崖翠壁高。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饮幼舆斋中赋和》是清代诗人袁佑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
  • 袁佑,字杜少,号霁轩,清直隶东明人。他于康熙十一年拔贡,官至内阁中书。在康熙十八年时,袁佑被召试博学鸿儒,授翰林院编修之职。他的生平事迹表明其学识渊博,且有文学创作才能。
  1. 诗歌原文
    独鹤盘云下九皋,西风杖屦肯辞劳。
    陶潜自种当门柳,仲蔚无妨满径蒿。
    日薄长林留晚照,夜深急雨落秋涛。
    相期共载伾山酒,笑指丹崖翠壁高。

  2. 诗歌鉴赏

  • 《饮幼舆斋中赋和》以简洁的语言展现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田园画卷。其中“独鹤盘云下九皋”,描绘了一只鹤在高空盘旋,悠然自得的景象,给人以超凡脱俗的感觉。
  • “日薄长林留晚照,夜深急雨落秋涛”,通过对比夕阳与暴雨、树林与海浪,展示了自然界中不同元素的和谐共存,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生命无常和自然美景的深刻领悟。
  • 整首诗不仅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也透露出诗人淡泊名利、超然物外的情怀,以及对友情的珍视。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刻画,诗人巧妙地将个人情感寄托于景物之中,使读者能够在欣赏美景的同时,感受到诗人的情感世界。

通过《饮幼舆斋中赋和》这首诗可以窥见清代诗人袁佑的才情与审美趣味。他通过细腻的观察与深刻的感悟,将日常生活中的自然景观转化为富有哲理的诗句,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