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边萧寺倚高城,老树穿云带晚晴。
红叶楼台深暝色,黄花篱落晚秋声。
客窗解带逢今雨,僧舍分茶理旧盟。
况是霜寒禅榻畔,有人挥麈说无生。
和顾景行忍草庵看菊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和顾景行忍草庵看菊》是一首由清代诗人华坡创作的七言律诗,全文如下:水边萧寺倚高城,老树穿云带晚晴。红叶楼台深暝色,黄花篱落晚秋声。客窗解带逢今雨,僧舍分茶理旧盟。况是霜寒禅榻畔,有人挥麈说无生。
华坡,字子山,号天全子,江苏无锡人,晚年隐居坊前邹庄。他工于诗画,尤其擅长山水及墨菜创作,并且有仿古祭诗之例,以脯酒祭绘所爱的画作。除了文学和艺术成就外,华坡的生平还有其独特的历史背景和时代特色。他的诗歌不仅反映了个人的生活体验,还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思考与对自然之美的追求。
《和顾景行忍草庵看菊》这首诗歌通过细腻的笔触描写了一幅秋天的宁静图景,从诗人的视角出发,带领读者一同感受这个季节的独特魅力。诗句中“水边萧寺倚高城,老树穿云带晚晴”描绘了一座古老的寺庙傍靠在城市之中,周围老树苍翠,云雾缭绕,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祥和的气氛。接着,“红叶楼台深暝色,黄花篱落晚秋声”则进一步将景色中的红叶与黄花融入其中,形成了一种视觉与听觉的完美结合,让人仿佛能感受到秋风中落叶与菊花的沙沙声。
在赏析这首诗的同时,也不难发现作者华坡对于自然美的深刻感悟和独特表达。他不仅仅是在描述一个外在的景象,更是借景抒情,表达了对生命、时间和自然的沉思。比如,“况是霜寒禅榻畔,有人挥麈说无生”,这两句诗不仅展现了诗人所处的环境——禅院一角,更通过挥麈说法这一行为,传达了超脱世俗、追求心灵平静的主题。这种思想贯穿于华坡的诗歌创作中,使得他的文学作品不仅仅是对自然的描摹,更是对人生哲学的探讨。
《和顾景行忍草庵看菊》不仅是一篇描绘自然美景的诗作,更是一部富含哲理和情感的作品。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不仅可以领略到华坡作为一位艺术家的才华,还可以深入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审美情趣的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