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算子 秋窗

暑去渐凉生,小室宜深邃。
卷起帘儿对好山,墙角幽花媚。
静夜怯灯昏,无酒难成寐。
风惹芭蕉雨又来,点滴惊心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卜算子·秋窗》是宋代诗人华侗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以其清幽、含蓄的风格,描绘了一个宁静的秋夜景象,体现了作者对于自然之美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感受。下面将详细介绍文学作品:

  1. 作者简介
  • 创作背景: 《卜算子·秋窗》的创作时间不详,但据词中的意象推测,它很可能是在宋光宗绍熙三年(1192)左右创作的,当时作者正处于晚年时期。
  1. 原文节选
  • 暑去渐凉生,小室宜深邃: 这句表达了季节变换带来的凉爽,以及室内环境的静谧和深遂。
  • 卷起帘儿对好山,墙角幽花媚: 此句描绘了一幅山水与花卉相映成趣的画面,表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向往。
  • 静夜怯灯昏,无酒难成寐: 这两句反映了夜晚的寂静和作者的孤独感受,同时也表达了对美酒的渴望和对睡眠的向往。
  • 风惹芭蕉雨又来,点滴惊心碎: 这句通过风雨之声,营造了一种凄美而动人的氛围,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波动和不安。
  1. 艺术特色
  • 意境深远: 《卜算子·秋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展现了一种深远的意境,使读者能够在其中感受到一种超脱现实的审美体验。
  • 语言简练: 词作语言简洁而富有表现力,每个字词都经过精心设计,使得整首词既具有美感也充满力量。
  1. 文化价值
  • 审美启示: 这首词展示了宋代文人的审美情趣和艺术追求,为后世提供了宝贵的审美经验和灵感。
  • 情感共鸣: 词中的景物描写和内心情感相互呼应,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使人在阅读过程中产生丰富的情感体验。

《卜算子·秋窗》是一首充满诗意的古典诗词作品,不仅展示了作者独特的审美风格和深厚的文学素养,也给后人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通过对这首词的学习与鉴赏,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和美学价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