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 会稽怀古

万马奔腾,钱江上、横流无定。
但满眼、风光似练,晴山如桁。
禹穴苔生封古篆,蔺亭草没馀荒径。
问山陵、何处哭冬青,天阴瞑。
呼君子,潮声应。
吊西子,溪流映。
叹十年生聚,而今安剩。
指点六陵衰草外,鹃啼长唤行人听。
笑书生,吟遍古江东,随鞭镫。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满江红·会稽怀古》是南宋词人华长发创作的一首词,该词通过描绘会稽山的自然风光和历史遗迹,表达了词人对历史的深刻感慨以及对时局的忧虑。

《满江红·会稽怀古》是南宋时期华长发所作的作品,这首词不仅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也体现了宋代文学中常见的豪放派风格。以下是从多个角度出发对该作品的综合评价:

  • 文学价值:《满江红·会稽怀古》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情的笔触展现了会稽山的自然景观和历史人文,具有很高的艺术鉴赏价值。
  • 历史背景:华长发作为南宋时期的词人,其创作往往深受当时社会政治环境的影响。在《满江红·会稽怀古》中,可以感受到词人在特定历史背景下的情感表达和思想观点。
  • 文化意义:通过对会稽山的描绘和对历史的反思,词人华长发传递了对国家命运、民族兴衰的深切关注,体现了中国古代文人的文化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 艺术特色:《满江红·会稽怀古》在艺术上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它不仅继承了宋词豪放派的美学传统,还融入了新的元素,使得作品既有古典韵味又不乏现代气息。

《满江红·会稽怀古》不仅是华长发个人文学创作的杰出代表,也是宋代文学史上的一座丰碑。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与历史的回顾,词人表达了对国家和民族的深切关怀,这种情感的真挚和深度,使得这首词成为了中国古典文学中的瑰宝。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