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和唐人惠山诗三首 其三

晚色向人静,云房荫清樾。
岂无人境喧,虑澹尘事绝。
长廊僧语响,落叶台径灭。
寒泉生夜风,高天迥秋月。
居人意弥惬,游子忘明发。
缅想区中缘,千古同一辙。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叶夔的《横麓山居八景之四·其三·藏春坞》、秦宝寅的《和惠山三唐人诗三首(其三)》。这两首诗都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瑰宝,分别体现了明代和清代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刻感悟与独特描绘。

叶夔的《横麓山居八景之四·其三·藏春坞》通过精妙的笔触勾勒出一幅生动的山水画卷。诗中“造化一元气,流行无间然。光华深濯濯,花木自年年”这四句,不仅表达了作者对天地自然规律的敬畏,还描绘了春天里大自然生机勃勃的景象。

而秦宝寅的《和惠山三唐人诗三首(其三)》则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的情感。“晚色向人静,云房荫清樾。岂无人境喧,虑澹尘事绝。”这几句表达了在宁静的夜晚,远离喧嚣的世界,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澄澈。

无论是叶夔的《横麓山居八景之四·其三·藏春坞》,还是秦宝寅的《和惠山三唐人诗三首(其三)》,都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为读者呈现出自然之美的同时,也折射出诗人的内心世界。这些作品不仅丰富了中国文学的表现形式,也为后人理解和欣赏中国古代诗歌提供了宝贵的资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