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犯 癸亥九月一日赋京师鸭炙(癸亥(民国十二年))

弄影、似鸳鸯并栖,露塘波浅。
眠沙梦断,偏消受、半炉红暖。
金羹芥医,膏沃晶盘云肤敛。
试嫩爽霜葱,腻饼银荷卷。
就新菘,正秋晚。
回首春江,细泛东风,桃花知水暖。
暮雨碎浪缬,趁鱼子,轻偷眼。
睡片石,萍茵软。
妒双鸡,长鸣逃匕桉。
恨罥入菱丝,毕竟飞难去,任君羞禁脔。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倒犯·癸亥九月一日赋京师鸭炙》是词人徐树铮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不仅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造诣,还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和历史背景。下面将对这首词进行深入探讨:

  1. 作者简介
  • 生平与时代背景:徐树铮(1880-1925),字又铮,号铁珊、则林,江苏萧县(今属安徽)人,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一位颇具争议的皖系军阀和政客。他早年投靠段祺瑞,并参与了直奉战争。辛亥革命后,在北洋政府中任陆军部次长、国务院秘书长等职务,成为安福系的重要骨干。
  • 文学成就:作为一位多产的诗人,他的诗词作品数量众多,且题材广泛,包括咏物、山水以及一些描写政治斗争和个人经历的作品,其中不乏佳作。
  1. 词作原文
    弄影、似鸳鸯并栖,露塘波浅。眠沙梦断,偏消受、半炉红煖。金羹芥医,膏沃晶盘云肤敛。试嫩爽霜葱,腻饼银荷卷。就新菘,正秋晚。回首春江,细泛东风,桃花知水暖。暮雨碎浪缬,趁鱼子,轻偷眼。睡片石,萍茵软。妒双鸡,长鸣逃匕桉。恨罥入菱丝,毕竟飞难去,任君羞禁脔。

  2. 艺术特点

  • 细腻的描绘:通过“似鸳鸯并栖”、“偏消受”、“半炉红煖”等意象,展现了一幅宁静而温暖的画面,使读者仿佛能感受到那温馨的氛围和作者的愉悦心情。
  • 深刻的情感表达:通过对梦中鸳鸯的比喻和自己情感的描述,展现了一种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以及对现实无奈的感受,流露出淡淡的忧伤和深深的眷恋。
  • 精湛的语言技巧:使用了丰富的形容词和修辞手法,如“半炉红煖”,增强了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使得整首词显得更加生动和感人。
  1. 历史背景
  • 民国时期的政治动荡:当时正处于中国民国时期的动荡时期,军阀割据,政局不稳,徐树铮的生活和创作也深受其影响。
  • 文化与艺术的发展:民国时期是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文化艺术得到了空前的发展,诗词创作也因此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
  1. 文化价值
  • 反映社会生活:通过描写京城中的鸭炙美食及其制作过程,反映了当时市民的生活状态和社会风俗。
  • 展示人物性格:通过徐树铮的形象塑造和内心独白,展现了其复杂多变的性格特征和当时社会环境下的个人命运。

《倒犯·癸亥九月一日赋京师鸭炙》不仅是徐树铮个人情感和艺术追求的体现,也是民国时期特定历史背景下的产物。通过对这首词的分析可以看出,它不仅仅是一首简单的文学作品,更是一段历史的记忆和文化的载体。对于欣赏这首词的人而言,理解其中的历史文化内涵和艺术魅力将有助于更全面地把握中国近现代诗歌的发展脉络和历史变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