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院碧桃花,半为东风瘦。
恼煞梁间燕子飞,有个人来否。
簪柳过清明,斜插凭纤手。
烟锁楼头翠锁眉,薄恨浓于酒。
卜算子 春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卜算子·春恨》是清代诗人徐釚的一首词,全文如下:满院碧桃花,半为东风瘦。恼煞梁间燕子飞,有个人来否。簪柳过清明,斜插凭纤手。烟锁楼头翠锁眉,薄恨浓于酒。这首词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描绘了春天的景象,并表达了作者深深的哀愁和相思之情。
从整体结构上看,《卜算子·春恨》采用了传统的词牌格律,上下阕各四句,每句七字,平仄相间,音韵和谐。这种格式使得整首词的意境更加深远,情感更加细腻。词中的“满院碧桃花”和“半为东风瘦”不仅描绘了春天的美丽景色,还暗含了词人在春天中孤独的情感状态。
在意象运用上,词人通过对“春恨”这一核心主题的反复渲染,展现了自己内心的孤独与寂寞。例如,“恼煞梁间燕子飞,有个人来否”,通过燕子的飞翔来比喻自己的期待与失落;“簪柳过清明,斜插凭纤手”,“烟锁楼头翠锁眉”,则通过具体的活动场景和外貌描写来展现词人的情绪变化。这些意象不仅丰富了词的内容,也使读者能够更好地感受到词人的情感波动。
从情感表达方面来看,《卜算子·春恨》充满了浓郁的抒情色彩。词人通过对春天景色的细腻描绘和对人物活动的生动刻画,表达了自己对爱情的渴望与失望。如“短梦飞云,冷香侵佩,别有伤心处”,不仅描绘了梦境般的美好,也暗示了现实中的遗憾与痛苦。而“春来也、愁随春长,肯放春归去”,更是将词人的愁绪与春天的生长紧密相连,表达了对美好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悲哀。
《卜算子·春恨》不仅是一首美丽的词作,更是一种心灵的抒发和情感的表达。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词人传达了自己对爱情的执着与无奈,以及对生活的深深眷恋。这种对美的追寻和对爱的渴望,不仅体现了词人的审美情趣,也反映了当时社会背景下人们的精神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