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新郎 初夏,闲斋与客听琵琶作(壬午)

暮霭栖庭竹。
听池边、惊喧小鸟,晚凉争浴。
石畔新榴缀朱绿,凭彼莺翻燕蹴。
些个事、挂渠胸腹。
客语无嫌狂共俚,但休题世上荣和辱。
烹苦茗,煮黄独。
倦来一枕华胥足。
更撩人、思繁指乱,管丝轻逐。
无端惹起东家玉,愁煞阳阿一曲。
漫说是、长歌当哭。
调入龟兹夸贺六,那复须管甚中书秃。
壶内酒,床头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贺新郎·初夏,闲斋与客听琵琶作》是徐籀的词作。下面将对该作品进行更为详细的介绍:

  1. 作品背景:《贺新郎·初夏,闲斋与客听琵琶作》的创作背景是在作者闲居时期,与友人一起在书房中欣赏琵琶音乐的情境。这首词通过描绘夏日午后的场景和音乐带来的感受,展现了作者的内心世界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2. 艺术特色:词中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拟人化、排比等,使得整个画面生动且富有层次感。例如,“暮霭栖庭竹”一句,用暮色笼罩庭院的景象营造出宁静而深远的空间感。再如,“烹苦茗,煮黄独”,通过茶与黄连两种截然不同的饮品,表达了一种清高脱俗的生活方式。

  3. 主题思想:此词反映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以及追求内心平静的生活态度。通过对琵琶声的描绘,传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审美情趣和对现实纷争的淡然处之。同时,也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高尚的品格。

  4. 创作影响:该词在文学上具有一定的影响力,不仅因其独特的艺术风格,还因其所蕴含的深刻思想内容。《贺新郎·听琵琶》作为其中的经典之作,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为后世提供了丰富的文学资源和灵感来源。

《贺新郎·初夏,闲斋与客听琵琶作》不仅是一首优美的词作,也是中国古典文学中的瑰宝。通过对其深入的研究和欣赏,不仅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还可以从中汲取生活的智慧和创作的灵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