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鱼儿 清秋旅卧(壬午)

任长风、吹将人去,将人还向冰窟。
南柯国里邯郸枕,容着我华胥榻。
须撇脱。
任世界、弥天炭炙红炉沸。
崎岖跋涉。
算只少新诗,谢晖奇句,教沁我肌骨。
人间事,直恁关人痛热,年华暗侵毛发。
谁将团扇悲秋节,应为个中难说。
关山月。
君试看、悲欢一照何分别。
南雁北蓟。
总作等闲看,伤春未几,愁恨又重叠。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摸鱼儿·清秋旅卧壬午》是清代诗人徐籀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通过对自然和内心情感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在深秋时节独自旅行时的所感所思。以下为对这首词的具体介绍:

  1. 创作背景
  • 时间与地点:根据作品内容,此词作于壬午年(即清道光年间)。
  • 作者经历:徐籀是一位生活在清朝的文学家,他的诗作多表达了对国家和社会的关心以及个人的情感体验。
  1. 词作原文
  • 开篇描写:任长风呼啸,将人卷入远方的冰窟之中。
  • 意象运用:南柯国里的邯郸枕,暗示了梦境与现实的界限模糊。
  • 情感表达:尽管身处异地,但诗人选择放下一切世俗牵挂,寻找内心的安宁。
  1. 艺术特色
  • 情景交融:词中通过对比自然的冷与人的温暖,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心境。
  • 象征含义:南柯国里的邯郸枕可能象征着梦境与现实的差异,反映出诗人对理想与现实冲突的思考。
  • 语言风格:整首词用词精炼,意境深远,既有豪放不羁的气概,也有细腻入微的情感流露。
  1. 文化价值
  • 历史意义:作为清代的作品,它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某些文化特征和时代风貌。
  • 文学价值:作为文学作品,它的艺术成就值得深入探讨,尤其是其中的意象、修辞手法等都是研究古典文学的重要内容。
  1. 赏析与解读
  • 情感体验:从“任长风吹将人去”到“只与孤影为侣”,体现了诗人在孤独旅途中的寂寞与无奈。
  • 哲理思考:“更有何人共我语”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孤独与世态炎凉的感慨。

《摸鱼儿·清秋旅卧壬午》不仅展现了徐籀的文学才华,也反映了其深邃的思想情感。这首词以其精湛的艺术手法和丰富的情感内涵,成为古代诗词宝库中的瑰宝,值得读者细细品读和深入研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