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鞠场前,笙歌队里。
是处风光任君取。
金樽送人不忍去,高楼漫系青骢尾。
景无边,情无畔,恨无底。
人共留春春不许。
我试问春春不语。
过却清明尚馀几。
堤边柳垂千万缕。
新莺欲倩风呼起。
绿萝烟,青麦浪,梨花雨。
秋岁引 春游(壬午)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秋岁引·春游》是明朝诗人徐籀的一首词作。以下是对其介绍:
作者简介:徐籀,字元善,号东湖山人,浙江绍兴人,明代文学家、画家。他的诗歌作品风格清新脱俗,善于捕捉自然景色中的美,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大自然的魅力。
词作原文与注释:《秋岁引·春游》原文如下:“蹋鞠场前,笙歌队里,是处风光任君取。金樽送人不忍去,高楼漫系青骢尾。景无边,情无畔,恨无底。人共留春春不许。我试问春春不语。过却清明尚馀几。堤边柳垂千万缕。新莺…”此词通过游春的描写,展示了作者对祖国边疆美丽景色的热情赞颂。同时,通过对春天和春天的互动关系的描述,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词作的艺术特色:此词在艺术表现上具有鲜明的特点,其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景象画卷。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此外,词中还融入了作者的个人情感,使得整首词更具有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个人色彩。
《秋岁引·春游》不仅是一首赞美自然美景的佳作,更是一首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的诗篇。通过对这首词的学习,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明朝时期的文化背景和艺术风貌,同时也能从中汲取到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