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桂令 鸟声(壬午)

碎叨叨、溜叶穿花。
遥呼姊妹,低唤浑家。
奈雨急风多,家山在迩,罟缴潜加。
当时定是清平话。
此日应为岐路嗟。
欲免波查。
何处幽遐。
鼓吹诗肠,可胜鸣蛙。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折桂令·鸟声》(壬午)是由明代文人徐籀创作的一首词,表达了对故乡和往事的怀念之情。以下是对该作品的介绍:

  1. 作者简介:徐籀是明朝的一位著名文人,他的文学成就不仅在诗词方面,而且在书法、绘画等艺术领域也有所涉猎。据记载,他的作品在当时享有盛誉,深受后人推崇。
  2. 原文节选:诗中描述了一种宁静而美好的田园生活场景,如“碎叨叨、溜叶穿花”等,这些生动的描绘使读者仿佛置身于一片宁静的自然之中。诗人还通过“遥呼姊妹,低唤浑家”这样的描写,展现了家庭成员之间的亲密无间和温馨氛围。
  3. 情感表达:整首词充满了对家乡和往事的怀念之情。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过去宁静生活的向往和珍惜,以及对现实困境中的无力感和无奈。
  4. 主题思想:从整体上看,《折桂令·鸟声》不仅仅是对自然景色的描绘,更深层地反映了作者对于人生、命运的思考与感慨。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一幅幅宁静的田园风光图,同时也透露出内心的孤独与寂寥。
  5. 艺术特色:徐籀在这首词中巧妙地运用了意象和象征手法,使得整首词既富有诗意又不失深沉。同时,他的词作也体现了明代文人特有的审美情趣和哲学思考。

可以看到《折桂令·鸟声》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作品,更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通过对这首诗的深入解读,可以进一步体会到徐籀作为明代文人的独特魅力及其作品中蕴含的深厚文化底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