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淘沙 赠妓(壬午)

鲜小袜如钩。
玉嫩花柔。
一窝青翠掩星眸。
强唤迁延不肾出,出也难留。
忍笑不回头。
鱼雁沉浮。
谓渠生小未知愁。
啼鸟落花何处也,福地瀛洲。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浪淘沙·赠妓(壬午)》是清初词人徐籀所作的一首词。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作品:

  1. 作者介绍
  • 徐籀,字亦史,江南长洲(今苏州)人。他的生平经历颇为丰富,曾任职于湖北黄冈知县,期间以爱民息讼、薄赋省刑著称,并修建学宫,是一位典型的文学家和教育家。
  1. 诗词原文
    趁拍舞初筵。柳袅春烟。街头桃李莫争妍。
    家本凤楼高处住,锦瑟华年。不用抹繁弦。歌韵天然。天教独立百花前。
    但愿人如天上月,三五团圆。

  2. 诗词注释

  • “趁拍”指拍手唱歌跳舞的场面。
  • “柳袅春烟”描述杨柳随风轻轻摆动的景象。
  • “桃李莫争妍”意指春天中的各种花卉都竞相展示自己的美丽,但这里指的是桃树和李树不会相互争夺美丽的地位。
  • “家本凤楼高处住”表明词人的家在高高的凤楼里,有着优雅的环境。
  • “锦瑟华年”用来形容词人的青春岁月如同华丽的锦瑟一般。
  • “不用抹繁弦”表示无需过多修饰,保持原貌最美。
  • “歌韵天然”意味着歌声自然流畅,没有做作的痕迹。
  • “天教独立百花前”暗示词人被上天特意安排在众多花朵之前,显得格外突出。
  1. 诗词赏析
  • 这首词表达了词人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以及对人生美好的期许。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词人内心的感慨和对生活的热爱。
  1. 词作背景
  • 《浪淘沙·赠妓(壬午)》的创作背景可能与词人的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有关。作为一位官员,他可能在官场上经历了许多挫折和磨难,因此在面对生活中的点滴美好时,更能感受到其中的珍贵和难得。这种情感在他创作这首词时得以抒发,同时也寄托了他对未来的美好愿景。

《浪淘沙·赠妓(壬午)》不仅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和深邃的情感赢得了读者的喜爱,还反映了词人在特定历史时期的思想观念和文化认同。通过对这部作品的学习,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中国古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审美情趣,以及他们在社会变迁中的文化担当和精神追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