谒金门 十二月闺情春朝 其十二 冬至(壬午)

冬既至。夜冷空床独自。
枕绣鸳鸯亲手刺。一双云锦翅。
垆冷香消难驻。室冷夜长难俟。
南雁北归无一字。思伊无着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谒金门·十二月闺情春朝·其十二·冬至(壬午)》是一首描绘冬季景象及女性情感的古诗词。下面对作品进行具体介绍:

  1. 作者背景:这首《谒金门》是由清代的徐籀所创作。据每日诗词网站信息,徐籀是该网站的收录作者之一,已拥有超过85万首古诗词作品和4万余人的作品被收录。他的作品风格多样,涵盖了许多不同的主题,因此对于欣赏和研究古代文学作品的读者来说,徐籀是一位值得了解的重要作家。
  2. 原文摘录:在这首诗中,徐籀用“其十二”明确指出这是《谒金门》诗中的第十二个题目,而“冬至”则是指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标志着冬季开始的日子。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描写了冬至时节的景象,如“乍雨晚凉新浴”和“细君归遗肉”,以及自然界的变化与女性的心情变化相互交织的画面,展现了作者深刻的艺术造诣。
  3. 文学价值:此诗不仅具有高度的艺术性,还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和人物情感的真挚表达,徐籀成功地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诗意的世界,让人们能够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诗中的“似水流光相促”等句子,以其精炼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追求和哲学思考。

《谒金门·十二月闺情春朝·其十二·冬至(壬午)》不仅是徐籀诗歌创作的佳作,也是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瑰宝。它通过精湛的艺术手法,深刻地表达了人与自然、现实与理想的交融关系,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