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算子 客窗夜坐

夜静月光寒,霜落桐阴瘦。
坐对残灯未敢吹,四壁虫声透。
拭目捡陈笺,燃纸温余酒。
忽忆当年度曲人,欲睡沉吟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卜算子·客窗夜坐》是一首清代诗人徐喈凤创作的词。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简介
  • 徐喈凤,字东野,号雪溪道人,清初著名文人,与陈子龙、宋征璧齐名,有“西江三杰”之称。他的诗词创作多以自然景观和人生感悟为主,其作品清新脱俗,富有哲理。
  1. 诗词原文及翻译
  • 原文:“夜静月光寒,霜落桐阴瘦。坐对残灯未敢吹,四壁虫声透。拭目捡陈笺,燃纸温余酒。忽忆当年度曲人,欲睡沉吟久。”
  • 翻译:夜晚的月光显得格外寒冷,秋霜覆盖了梧桐树的影子,它们显得更加瘦弱。我静静地坐在窗户旁,不敢吹灭桌上的烛火,只能任由四周传来的蟋蟀声音穿透寂静。我拿起一张旧纸,点燃一支笔,慢慢地品着这杯残留的美酒。突然想起了去年的一个夜晚,我听到了一曲美妙的曲子,那是我心中永远无法忘怀的记忆。我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中,久久无法入睡。
  1. 诗词主题
  • 自然描写:诗中通过描绘月光、霜降、梧桐等自然元素,营造出一种清冷而幽静的氛围,使读者仿佛置身于一个宁静的夜晚环境中,感受到作者内心的孤独与寂寥。
  • 情感表达:诗中表达了作者对往昔美好回忆的追忆与思念,同时也反映了他对于现实的无奈与感慨。这种情感的表达使得诗歌具有了深厚的情感内涵,让人产生共鸣。
  • 哲学思考: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与内心的抒发,引发了关于生命、时间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哲学思考。这种思考不仅增强了诗歌的艺术魅力,也使其成为了一部富有哲理的文学作品。
  1. 艺术特色
  • 意象运用:《卜算子·客窗夜坐》中的意象丰富而生动,如“月光寒”、“霜落桐阴瘦”等词语,都极具画面感,能够将读者带入到一个充满诗意的世界中。这些意象的运用不仅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也让诗歌更加引人入胜。
  • 语言风格:诗人的语言简洁而富有韵味,如“坐对残灯未敢吹”,既表现了人物的内心独白,又展现了一种深沉的情感状态。这种语言风格的运用使得诗歌更加优美动人,给人以美的享受。
  • 结构布局:诗的结构紧凑而有序,从开头的写景到最后的情感流露,每一部分都紧密相连,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故事线。这种结构布局不仅让诗歌更具完整性,也让读者更容易理解诗歌的主题和情感。

《卜算子·客窗夜坐》不仅仅是一首简单的诗词作品,它更是一首蕴含丰富情感、哲思与审美价值的文学作品。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清代文学的风貌,也能够体会到作者独特的艺术才华和深邃的思想境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