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天堑,石头城、无数青山围垒。
虎踞龙蟠人已远,往事都随流水。
燕子矶头,黄天荡外,白浪摇空起。
英雄何在,山川满目垂泪。
堪叹贝阙珠宫,琼楼玉宇,半是黍离地。
昔日繁华今寂寞,剩得几行青史。
雁叫秋云,乌啼江树,潮打空城闭。
兴亡莫问,六朝陵树空翠。
念奴娇 金陵怀古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念奴娇·金陵怀古》是当代诗人熊盛元创作的一首词,创作于20世纪40年代末期。这首词在文学界有着一定的地位和影响,通过丰富的历史文化意象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示了作者对六朝历史的深切怀念以及对历史兴衰更迭的感慨。
从内容上来看,《念奴娇·金陵怀古》以金陵(今南京)为背景,通过对六朝古都的描绘,抒发了对历史的深沉怀念与感慨。熊盛元的词作中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他不仅在诗词中展现了对六朝文化的敬仰,还通过对比六朝的繁华与后来的历史变迁,表达了对民族复兴和国家强盛的渴望。这种跨越时空的情感表达,让读者能够深刻感受到历史的厚重感以及文化传承的重要性。
从艺术表现手法来看,熊盛元的《念奴娇·金陵怀古》在语言运用上独具匠心。他善于运用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写,将抽象的历史情感具象化,使读者能够在欣赏词作的同时,体会到历史的沧桑和时代的变迁。同时,熊盛元的词风豪放、大气,体现了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和继承。
从历史价值来看,熊盛元的《念奴娇·金陵怀古》不仅是对六朝历史的一次深情回望,也是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次深刻思考和传承。通过对六朝历史的缅怀,熊盛元提醒人们要珍惜来之不易的历史文化遗产,同时也启示人们在面对历史变革时,要有坚韧不拔的民族精神和不懈追求的勇气。
从影响力来看,《念奴娇·金陵怀古》作为现代词赋中的佳作,其影响力逐渐显现。它不仅被众多诗词爱好者所传颂,也被收录在各种文学选集中,成为了研究中国历史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此外,词作中所蕴含的哲理和情怀也引发了广泛的讨论,激发了人们对传统文化和历史的兴趣与尊重。
《念奴娇·金陵怀古》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文化价值,成为研究中国文学史的重要篇章。通过对这首词的学习与鉴赏,不仅能领略到古代文人的智慧与才情,还能深化对中华文化传统的理解和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