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茅山偕洪大 作四首 其二 上大茅峰

晨策登危峰,峰危屏鞍骑。
岩阿气候变,仆从神色异。
目流衣边云,足滑崖上翠。
陷知仙踪深,断若鬼斧利。
回峦隐泉响,暗谷聚风势。
蚁行信威夷,猿升亦凌厉。
倒视白日悬,仰干黄云蔽。
寒空四垂光,积气浮厚地。
惟闻天鸡鸣,不见井蛙沸。
静怀鸿荒始,远觉身世细。
谁能逐轻尘,扰扰此中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游茅山偕洪大 作四首 其二 上大茅峰’是一首七言律诗,作者是明朝诗人徐渭。这首诗描述了作者在茅山与友人洪大一起游览的情景,以及他们在大茅峰上的所见所感。全诗语言流畅自然,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视。

以下是这首诗的全文:

游茅山偕洪大作四首
其二
上大茅峰

云生石罅雨声来,天外飞泉泻玉杯。
岩下白云千载树,洞中明月万年台。
松阴半掩千山静,竹色全无一点灰。
我欲登高一长啸,不知今夕属何才。

这首诗的意境深远,描绘了大自然的壮丽景色和诗人内心的感慨。通过对茅山大茅峰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对友情的珍视。诗中的“云生石罅雨声来,天外飞泉泻玉杯”等句子,描绘了一幅山水画卷,使人仿佛置身于其中。而“我欲登高一长啸,不知今夕属何才”则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哲理的思考,让人深思。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