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张树桢母联

当年困苦抚遗孤,三冬画荻,五夜断机,慈训本勤劬,早教韬略罗胸,圻父爪牙光国牒;
此日联翩归寿域,长子偕行,冢媳随侍,仙軿休寂寞,犹得晨昏聚首,家人言笑到泉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挽张树桢母联》是清末近现代初诗人倪星垣创作的作品。《挽张树桢母联》的创作背景和作者信息,以及作品的主要内容和艺术特色。具体如下:

  1. 创作背景:倪星垣作为清末近现代初的诗人,其诗歌反映了那一时期的社会现状和人民的生活状态。在这首诗中,通过描绘母亲对孩子的养育之苦,寄托了诗人对母亲的敬爱之情以及对家庭责任的承担。同时,通过对历史人物的比照,表达了对于贤妻良母的赞颂与对家庭美德的推崇。
  2. 作者信息:《挽张树桢母联》的作者是倪星垣,字为章,号半农居士,直隶献县周官屯人。倪星垣出身于一个有文化底蕴的家庭,其父和叔均有着较高的社会地位,这为他后来的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厚的文化土壤。倪星垣的生平事迹也颇具传奇色彩,他不仅是一位诗人,还是一位学者和书法家,其作品在文学界和艺术界都有一定的影响。
  3. 内容概述:该诗通过“三冬画荻,五夜断机”等描写,展现了母亲辛勤抚育子女的情景。诗中还提到“早教韬略罗胸,圻父爪牙光国牒”,暗示了母亲在培养孩子们成为有用人才方面的努力。诗的最后一部分则表达了诗人对母亲逝世后的哀思与怀念,以及希望母亲的灵魂能在天上得到安宁的愿望。

《挽张树桢母联》不仅是一首表达对母亲深切情感的诗作,也是对中国古典诗词艺术的一种传承和发扬。它展示了清末民初中国社会风貌和人们的精神追求,同时也体现了当时社会对家庭伦理、母爱的高度重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