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笔吏何嫌,入室半为学律客; 宁馨儿尚幼,登堂谁是恤孤人。
《挽高文海联》是倪星垣创作的清朝时期的作品。
在《挽高文海联》中,作者通过对比和反衬的写作手法,表达了对高文海这位历史人物复杂情感与深刻评价。该作品不仅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历史背景,而且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素养和对历史人物的深切同情。
【注释】 ①挽:挽歌。高文海,作者朋友。联,即《挽联》。 ②宁馨儿:娇生惯养的子弟。怜孤恤苦,指有同情心的人。半为学律客:这里“律客”是借用晋代王羲之的字。王羲之曾任中书舍人,后因事被贬,家居会稽,自称“支道林”。后人遂以“支郎”称其子王珉,而以“法钟”(王羲之的儿子)称王献之。这里借以讽刺当时官场中一些人的虚伪。 ③登堂:指升官。此处比喻做官,也比喻做学问。谁是恤孤人:这里指谁能够同情贫苦孤儿
我们来解读这首诗。 挽高文海联:这是一首悼念高文海的诗,其中“挽”是哀悼的意思,“联”是指对联。整首诗表达了对高文海的哀思和对其成就的肯定。 通新刑律,理旧簿书,奚怪历任群公,必使萧何充主:这里的意思是,在法律上推行新的刑罚体系,处理旧有的案件记录,这些难道是奇怪的事情吗?因为高文海能够担任重任,使萧何得以胜任。 无担石储,有室家累,借问从游诸子,谁为杵臼托遗孤:这里的意思是
诗句释义 1 袍泽仰龙头: 这句话指的是文官或文人之间相互尊敬,如同龙在天之高地位的仰望。在这里形容的是作者和高文海之间的尊重和敬仰。 - 袍泽: 袍泽原意是指同袍的兄弟或战友,这里比喻为文官或文人之间的相互敬重。 - 龙头: 龙是中国文化中的一种象征,代表尊贵和力量。龙头则意味着在群体中的领导或高位。 2. 十馀年刀笔追随: 描述了作者长期跟随高文海从事文书工作的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