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李树荣联

竞爽只三人,那堪又弱一个;
别离才几日,谁知已竟千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挽李树荣联》是清末近现代初倪星垣的作品,通过深情的对联形式表达了作者对友人李树荣逝世的哀悼和对其一生的怀念。下面将详细介绍文学作品:

  1. 创作背景
  • 倪星垣(字为章,号半农居士),直隶献县周官屯人,是一位多才多艺的文学家和诗人。他与李树荣的关系深厚,两人曾缔结姻缘,但终因种种原因未能走到一起。
  • 李树荣的不幸去世给倪星垣带来了巨大的打击,他在悲痛之余,用对联的形式来表达对好友的哀思和不舍。
  1. 主要内容
  • 廿余年缔结丝萝:描述了两人长久以来的美好婚姻关系,虽有遗憾却不能如愿以偿。
  • 差欣愿了向平:表达了在好友离世后,自己对平静生活的渴望和对现实的无奈。
  • 七阅月缠绵医药:反映了李树荣因病长期治疗,最终病情恶化,未能治愈的悲哀现实。
  • 争奈术穷秦缓:指出医术无法挽回朋友的生命,表达了深深的遗憾和无奈。
  • 膏肓莫起抱惭多:暗示即使朋友在天之灵可以附身,也无法弥补失去的痛苦,表达了深深的悲伤和自责。
  1. 艺术特色
  • 情感深沉:通过对偶句式的运用,深刻地表达了作者对朋友的深切怀念。
  • 寓意深刻:通过对“喜”与“悲”、“希望”与“无奈”的对比,展现了人生无常和命运无常的主题。
  • 语言优美:使用了典型的对仗手法,使得整副对联既有韵律美,又不失哲理性。
  1. 历史意义
  • 作为清末近现代初的重要文学创作,它不仅记录了一个时代的文化风貌,也为后来的文学创作提供了宝贵的素材。
  • 通过这副对联,读者能够感受到作者深厚的情感和对友情的珍视,同时也能体会到那个时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社会背景。

《挽李树荣联》是一首富有情感深度和艺术价值的作品,它不仅展示了倪星垣对友情的珍视,也反映了那个动荡时代人们的内心世界。对于了解清末文化和历史的朋友而言,这副对联无疑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宝贵资料。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