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唐瑞亭联

少宗孔孟,晚习岐黄,计为人博济一生,撒手竟完儒者事;
谊托松萝,分同乔岳,恨问疾迟来片刻,伤心不见老成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挽唐瑞亭联》是清朝诗人倪星垣创作的一首悼念友人的对联。在这篇作品中,作者通过细腻的笔触和深情的表达,向世人展示了一幅生动的朋友间情谊和生死别离的画面。下面将详细介绍《挽唐瑞亭联》:

  1. 创作背景:此联创作于清朝时期,具体时间不详,但可推测为近代。其创作缘由可能与作者个人经历有关,也可能受到当时社会文化背景的影响。在那个动荡的时代,友情和亲情显得尤为珍贵,而文人之间的交往更是充满了情感的交织和人生的感慨。

  2. 作者介绍:倪星垣,字为章,号半农居士,直隶献县周官屯人。他是清代的一位诗人,以创作对联、诗歌著称,其作品多反映出当时的社会现实和个人的情感体验。

  3. 内容赏析:《挽唐瑞亭联》全文如下:“先生本前辈典型,交谊订忘年,忆曩时同拥皋比,嬉笑文章,每想快谈如一梦;令孙为吾门赘婿,亲情兼知己,念客岁辱临寒舍,流连杯酒,谁知此别即千秋。”

  • 第一句“先生本前辈典型”,意指唐瑞亭先生是前辈中的典范人物,表达了对唐瑞亭先生的敬仰之情。
  • 第二句“交谊订忘年”,说明两人虽然年纪相差悬殊,但因为有着深厚的友谊,他们可以超越年龄的限制,共同探讨学问或生活。
  • 第三句“忆曩时同拥皋比”,回忆昔日一起学习的情景,其中“皋比”原指古代学校中的讲桌,引申为学习的场所。这句话描绘了一幅师生共聚一堂、共同进步的温馨画面,体现了对唐瑞亭先生学术成就的认可和怀念。
  • 第四句“嬉笑文章,每想快谈如一梦”,反映了他们之间亲密无间的友情以及愉快的学术交流氛围。这句话表达了一种超脱物质利益、只求精神愉悦的交友理念,以及对这种纯真友情的珍视。
  • 第五句“令孙为吾门赘婿”,指出唐瑞亭的儿子成为了自己家族的一部分,这不仅是家庭关系的扩展,也是对唐瑞亭先生个人及其家庭的敬意。
  • 第六句“亲情兼知己”,强调了唐瑞亭不仅在学术上给予指导,更在情感上成为知己。这里的“亲情”指的是血缘关系上的亲近,“知己”则是指心灵相通的朋友。这种情感超越了一般意义上的朋友关系,达到了更为深刻的层面。
  • 最后一句“念客岁辱临寒舍,流连杯酒,谁知此别即千秋”,表达了对过去相聚时光的回忆和不舍。这里“流连杯酒”形容与唐瑞亭先生欢聚的时光如同美酒般令人陶醉。然而,这样的时刻转瞬即逝,“此别即千秋”意味着一旦分别,就可能是长久的遗憾。

《挽唐瑞亭联》作为一首充满感情和哲理的对联,不仅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造诣,也传达出对逝去友人的深切缅怀和无限哀思。通过对联的形式,诗人巧妙地将个人的情感与时代背景相结合,使作品具有了更加深刻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