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颖西湖都见过,飘蓬今又到循州。
此间亦有东坡迹,半日当为太守留。
云落层峦双塔直,风生古木一堤秋。
却嫌腰脚扶筇倦,且假轻舠作卧游。
伊墨卿招同人游西湖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伊墨卿招同人游西湖》并非文学作品,而是一种活动邀请的诗作。此诗是清朝官员、书法家、篆刻家伊秉绶所创作的一首诗歌,旨在表达其对同僚和亲友的邀请,以及他对西湖美景的赞美之词。以下是对该作品的介绍:
作品背景:伊秉绶(1754年—1815年),字组似,号墨卿、墨庵等,福建宁化人。《沉虞卿秘监招游西湖》的创作时间不详,但可以确定这首诗是在他担任过刑部员外郎、扬州知府等职后,闲暇之时所作。他的书法和篆刻技艺在当时享有盛誉,与桂馥齐名。
内容概述:《沉虞卿秘监招游西湖》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西湖的美丽景色,如“苏公堤远柳生烟,和靖园深竹映关”等句,生动地勾勒出了西湖的自然风光和文化氛围。同时,诗人也表达了自己与友人共享这份美好时光的喜悦之情。在这首诗中,伊秉绶展现了他对自然美和文化美的独到见解及深厚情感。
艺术特色:伊秉绶的诗作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受到了后世的认可。他的诗歌不仅在内容上丰富多彩,而且在形式上也极具创新性,体现了古典诗词的独特魅力。
文化意义:作为清代的一位文人雅士,伊秉绶的作品不仅仅是个人情感的抒发,更是那个时代文化的体现。他的诗歌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审美倾向和价值观念,对于研究清代文学和艺术史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沉虞卿秘监招游西湖》不仅是一首描写西湖美景的诗歌,更是一个时代文人雅士生活情趣和审美追求的反映。通过对这首诗的阅读,读者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清代的社会风貌和文人的生活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