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日张瑕瑀馈黄菊花

三年海外愁风雨,九日尊前感岁华。
病客朝来添白发,故人秋杪送黄花。
炎方本不因人热,正色才能辟物邪。
漫说小阳桃李艳,几番用落见天涯。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立冬日张瑕瑀馈黄菊花》是清代诗人胡承珙创作的七言律诗。这首诗不仅体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意,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文化背景和文人的生活状态。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的内容:

  1. 作者介绍
  • 胡承珙,字景孟,号墨庄,安徽省泾县人,是一位清朝时期的诗人。他以精于经学著称,尤其对《毛诗》的研究有着深厚的造诣,著有《求是堂诗文集》等著作。
  1. 诗歌原文
  • 三年海外愁风雨,九日尊前感岁华。
    这三句表达了胡承珙在海外漂泊多年,历经风雨,感受到岁月变迁之苦楚与感慨。
  • 病客朝来添白发,故人秋杪送黄花。
    此句描绘了诗人每日因疾病而日渐衰老的身体状况,以及在深秋时节收到朋友送来的黄色菊花,增添了一丝暖意与希望。
  • 炎方本不因人热,正色才能辟物邪。
    这句反映了胡承珙对于世态炎凉的看法,他认为真正的高洁品质能够抵御外界的不良影响。
  1. 诗歌主题
  • 友情与孤独:通过描述在海外的孤独生活和收到友人赠花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重视和对孤独生活的无奈。
  • 时光流转的感受:诗句中“三年海外愁风雨”和“九日尊前感岁华”反映了诗人对时间流逝和变迁的深刻感受。
  • 生命与自然的感悟:诗人通过对菊花的描述,表达了对生命的敬重以及对自然美的感受。
  1. 艺术特点
  • 严谨的结构:整首诗遵循传统七言律诗的规则,每句七字,韵律整齐,音节和谐。
  • 深刻的意境:诗中融入了诗人的个人情感和历史、文化的反思,使得诗歌不仅有外在的形式美,更有内在的思想深度。
  • 丰富的象征意义:菊花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象征之一,在这里不仅代表了季节的变换,更隐喻了一种坚韧不屈的精神。
  1. 历史背景
  • 时代背景:清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这一时期的文学创作深受当时社会环境的影响。诗人胡承珙的作品反映了那个时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追求。
  • 地域特色:胡承珙的诗歌创作也受到了其出生地安徽泾县的地方文化和历史的影响,如当地的山水风光和民俗风情都可能成为其诗歌创作的灵感来源。

《立冬日张瑕瑀馈黄菊花》不仅展现了胡承珙深邃的思想和独特的审美情趣,也反映了清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追求。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人们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文学艺术的魅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