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海外愁风雨,九日尊前感岁华。
病客朝来添白发,故人秋杪送黄花。
炎方本不因人热,正色才能辟物邪。
漫说小阳桃李艳,几番用落见天涯。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和思想情趣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根据要求回顾正定诗词的相关诗句并分析其内容,最后指出其表达效果及情感。

“立冬日张瑕瑀馈黄菊花”,写诗人在立冬这天收到友人的馈赠。这是全诗中唯一的一句叙事,也是全诗感情发展的线索。“黄菊花”是此诗的关键词,它既是诗人所要馈赠之物,又是此诗的意象。“张瑕瑀馈”四字点出馈赠的对象;“黄菊花”四字交代了馈赠的物品。

【赏析】

这首诗作于元代至顺元年(公元1330年),诗人在京城做官时写下。诗人从立秋开始写到冬至,由近处写到远处,表达了自己对故土、亲人的思念之情。

首句开门见山,直接抒情。诗人在立冬这天收到了友人的馈赠——黄菊花。黄菊,即黄色的菊花,又名延寿客。“黄菊花”四字是此诗的意象。

第二句紧接第一句,直抒胸臆。三年前,诗人因政治原因被流放到岭南(今广东一带);九日前,诗人在宴会上感伤岁月流逝。“三年海外愁风雨”,“海外”——指岭南。诗人当时身处异域,身不由己,心中充满了忧愁。“九日尊前感岁华”,诗人感慨岁月流逝,感叹人生易老。这里用了两个典故。《世说新语·言语》:“谢公与人谈言,初不入思,但听其自说七百许语便知其意。……王右军与谢玄同登冶城,谢玄叹曰:‘目往神驰,犹未能已!’既出,云:‘将无以为久!’谢公笑而不答。”后遂以“目往神驰”表示心驰神往。“正色才能辟物邪”,诗人感叹自己的清正之气能够抵御外邪,这两句是诗人对自己清正廉明品质的自信。

中间四句是全诗的关键。“漫说小阳桃李艳,几番用落见天涯”,诗人以桃花比喻朋友,以李花比喻自己的遭遇。诗人感叹:桃花虽艳丽,但最终还是凋谢在天涯;自己虽遭贬黜,但终会东山再起,重返故乡。“漫说”二字,表明了诗人对自己命运的自信。

结尾二句,诗人以桃花自比,抒发自己的情怀。诗人在立冬这天收到友人的馈赠——黄菊花。黄菊,即黄色的菊花,又名延寿客。“黄菊花”四字是此诗的意象。

“病客朝来添白发,故人秋杪送黄花”,写诗人在立冬这天收到友人的馈赠——黄菊花。黄菊,即黄色的菊花,又名延寿客。“黄菊花”四字是此诗的意象。“病客朝来添白发”,是说诗人因疾病而头发变白了。“故人秋杪送黄花”,是说友人在秋天末送给他黄色的菊花。

尾联二句,诗人以桃花自比,抒发自己的情怀。“炎方本不因人热”,炎热的地方本来不会因为人的热度而变热;“正色才能辟物邪”,正直的品质才能够抵御邪恶。

【答案】

译文:

立冬之日收到朋友送来的黄菊花,我不禁想起三年前因政治原因被遣送到岭南的往事;又想到去年重阳节我在宴会上感慨岁月流逝,感叹人生易老。我虽然遭到贬谪,但是清正廉洁的品质让我能够抵御一切邪恶。我虽然遭受挫折,但是终究会东山再起,重返故乡。

赏析:

立冬之日收到友人送来的黄菊花,诗人不禁想起三年前因政治原因被遣送到岭南的往事;又想到去年重阳节我在宴会上感慨岁月流逝,感叹人生易老。我虽然遭到贬谪,但是清正廉洁的品质让我能够抵御一切邪恶。我虽然遭受挫折,但是终究会东山再起,重返故乡。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