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得明妃三叠 其一

明妃生照楚江清,艳比天边明月明。
尚愁金屋污仙骨,绝代岂为呼韩生。
龙堆雪卷黄沙雨,偏着春风双黛妩。
定知造物惜红颜,故使漂零擅千古。
君不见邯郸人家施薄朱,暮倚市门朝佩珠。
可怜光采霸天下,何恨当年卫子夫。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胡天游的《赋得明妃三叠 其一》是一首元代诗歌,描述了明妃的美貌和命运。在这首诗中,胡天游用精湛的笔触描绘了明妃的风采,表达了对这位绝世佳人的深深怀念。以下是对这首诗及其背景、创作背景、注释与翻译等方面的介绍:

  1. 诗歌原文
    明妃生照楚江清,
    艳比天边明月明。
    尚愁金屋污仙骨,
    绝代岂为呼韩生。
    龙堆雪卷黄沙雨,
    偏著春风双黛妩。
    定知造物惜红颜,
    故使漂零擅千古。
    君不见邯郸人家施薄朱,
    暮倚市门朝佩珠。
  2. 创作背景:胡天游生活在元末,他的作品往往带有强烈的时代印记和社会批判色彩。据《全元诗》记载,《赋得明妃三叠·其一》的创作时间大约在1340年左右,当时作者正处在元朝统治下的动荡时期,国家分裂,社会不安。这种背景下,胡天游通过自己的诗歌抒发了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关注以及对英雄豪杰的赞美与同情。
  3. 注释与翻译
  • 诗句“明妃生照楚江清”中的“明妃”指的是王昭君,她是历史上著名的美女,被匈奴单于呼韩邪单于迎回中国,成为和平使者。
  • “龙堆雪卷黄沙雨”形容塞外风沙漫天的景象,暗喻国难当头,民不聊生的社会现实。
  •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拟人手法,展现了明妃既美丽又哀愁的命运,以及作者对这位英雄人物的敬仰之情。
  1. 鉴赏:《赋得明妃三叠 其一》作为元代文学的代表作品之一,不仅在艺术上具有较高的成就,而且深刻体现了当时社会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特色。通过对明妃的描写,胡天游寄托了对国家统一、民族和谐以及人民安宁的美好愿望。

胡天游的《赋得明妃三叠 其一》不仅以其优美的文字和深邃的内涵赢得了后世的赞誉,也为研究元代文学提供了宝贵的资料。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古代诗人的情感世界和时代精神,同时也能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