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人家,踏青也有红裙女。
野花谁主。
多谢风抬举。
叵耐啼鹃,苦劝人归去。
归何处。
浓烟疏雨,遮断江淮路。
点绛唇 红花埠道中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点绛唇·红花埠道中》是清代文学家查慎行创作的一首词,表达了作者在春天踏青时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内心情感的复杂交织。
查慎行作为一位有影响力的清代文学家,其创作不仅具有艺术价值,还反映了当时社会文化背景和文人的生活情趣。这首词作于清代,体现了当时文人对自然美的追求与感悟。其次,查慎行以“清丽”著称,他的词风典雅而不失灵动,善于捕捉并表达自然景物的微妙变化。在《点绛唇·红花埠道中》中,他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日红花埠道中的景色,展现了一种清新脱俗的美。
词中提到“野花谁主”,意味着自然界的生命力之强盛,无人能主宰,这种表现手法赋予了自然以神秘色彩。接着,“归何处。浓烟疏雨,遮断江汉路”,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无限向往,同时也隐含了某种无奈和留恋之情。这反映了查慎行在欣赏自然的同时,也常常陷入深深的沉思。
从文化角度来看,《点绛唇·红花埠道中》不仅是一篇描写春天美景的词作,也是一首充满哲理的诗篇。查慎行通过描绘自然风景,寄托了自己对人生、对命运的思考与感慨。他借自然景观来抒发自己的情感,使得整首词既有很高的艺术性也有深刻的思想内涵。
《点绛唇·红花埠道中》是查慎行以诗词形式对自然美的一种赞美。通过对春天红花埠道中景色的生动描绘,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内心的复杂情感。同时,此词也展示了查慎行独特的文风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是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