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缕曲 清平县

雪洗黄茅瘴。
扫寒空、纤云敛迹,层峦献状。
县小人稀馀三户,乱后偏留想像。
也不负、诗家吟赏。
锦市花场寻不到,剩清平两字仍无恙。
些个事,动惆怅。
行行相见坡西望。
指前头、羊肠武胜,塞笳悲壮。
屈曲嵚崎高低路,三十六梯难上。
烦传语、百蛮君长。
但使官廉民复业,便红苗白爨吾亭障。
图可按,示诸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金缕曲·清平县》是诗人查慎行创作的一首词。这首作品不仅体现了诗人对历史遗迹的深刻记忆和情感,还反映了他在乱后对故土的思念以及对未来重建的期望。以下是对该作品的具体介绍:

  1. 创作背景
  • 查慎行简介:查慎行字悔余,浙江海宁人,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举乡试,四十一年(1702年)应召入直南书房,不久赐进士出身,选庶吉士,散馆授翰林院编修。他的文学成就颇受肯定,其诗工于《易》,名闻禁中。
  • 历史背景:该作写于清朝初年,作者在经历战争和社会动荡后,对于故乡的重建充满了期待与希望。
  1. 诗词原文
    雪洗黄茅瘴。扫寒空、纤云敛迹,层峦献状。县小人稀馀三户,乱后偏留想像。也不负、诗家吟赏。锦市花场寻不到,剩清平两字仍无恙。些个事,动惆怅。
    行行相见坡西望。指前头、羊肠武胜,塞笳悲壮。屈曲嵚崎高低路,三十六梯难上。烦传语、百蛮君长。但使官廉民复业,便红苗白爨吾亭障。图可按,示诸掌。

  2. 艺术特点

  • 抒情手法:查慎行在这首词中运用了细腻的笔触来表达他对故土的深情怀念和对历史的沉思。
  • 意象选择:通过“雪洗黄茅瘴”等形象描绘出战后荒凉的景象,再用“锦市花场”等词句反衬出“剩清平两字”的珍贵和不可磨灭的记忆。
  • 结构布局:全词结构紧凑,层次分明,从个人情感到历史记忆,再到对未来的期望,层层推进,情感饱满,引人深思。

查慎行的《金缕曲·清平县》不仅是一首抒发诗人个人情感的作品,也是一首具有深厚历史和文化内涵的文学作品。通过对这首词的研究,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古典诗词的魅力及其背后的历史文化价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