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城路 初有江汉之役,朱日观、王子颖、桐村、祝豹臣,家西 叔、德尹弟、眉山侄追送于朱与三表兄村庄,席上赋别

无端遥指西南路,骝歌棹歌难理。
万里潇湘,何涓一夕,说甚才情绮丽。
萍踪如寄。
望楚尾吴头,浪花无际。
屡改行期,多应依恋为知己。
铜盘烛黄初腻。
乍杯阑气热,合座成醉。
残月流空,晓星当户,一片离愁顿起。
天涯情味。
算只有清风,故人相似。
远信毋忘,时时烦附鲤。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台城路·初有江汉之役》是清代诗人查慎行的一首词作。这首词创作于一次江汉之役期间,朱日观、王子颖等多位友人及家人为其送别,在村中的酒席上共同表达了他们的离愁别绪。下面是对这首词的详细介绍:

  1. 作者介绍
  • 查慎行:查慎行是清代著名的诗人,其诗作多反映社会现实和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脱俗,语言简练而富有韵味。他的诗作在当时和后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背景概述:此次词作创作时的背景为一场重要的战役——江汉之役,这是清军对抗明朝军队的一次重要军事活动。此役发生在清朝初期,旨在巩固国家边疆的安全,因此词中的“万里潇湘”即指这一地域。
  1. 作品原文
    无端遥指西南路,骝歌棹歌难理。
    万里潇湘,何涓一夕,说甚才情绮丽。
    萍踪如寄,望楚尾吴头,浪花无际。

  2. 词中意象

  • 南征:词中多次提及“万里潇湘”,暗喻出征将士远离家乡,远赴战场。“何涓一夕,说甚才情绮丽”则反映出词人对友人才华和离别的不舍之情。
  • 江水与浪花:通过对浪花的描述,词人展现了战争背景下的壮阔景象。浪花无际,象征着战事的连绵不绝和战士们无畏的牺牲精神。
  • 送别:词末“萍踪如寄”暗示了朋友们如同浮萍一般被命运驱使,无法常驻一处。“望楚尾吴头”则表现了他们对远方故乡的思念和对战事胜利的期盼。
  1. 艺术特色
  • 情景交融:整首词将自然景色与人物情感巧妙结合,使得画面生动,感情真挚。
  • 用典丰富:作品中运用了诸多典故,如“骊歌棹歌”等,增加了词作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
  • 语言优美:查慎行擅长运用典雅的语言和修辞手法,使整个词作既具有文学性又不失豪放之气。
  1. 主题思想
  • 别离与重逢:词作主要表达了别离的伤感和对未来重逢的期望,体现了人与人之间深厚的情感纽带。
  • 英勇与牺牲:通过描述战斗场景和将士们的形象,词人赞美了战士们的英勇和牺牲精神。
  • 家国情怀:在国家危难之际,词人展现了强烈的家国情怀,鼓励人们为国家的安定和发展贡献力量。

查慎行的《台城路·初有江汉之役》不仅是一首诗词作品,更是一种文化传承和情感表达。它以深情厚意展现了当时社会的现实面貌以及人们的精神状态,同时也反映了作者本人的艺术追求和文化修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