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缕曲 过家黄门伯如圃

明月湖谁赐。
羡归来、平分五亩,就邻买地。
洛社池亭平泉石,也要乘闲先置。
问某水、某丘曾记。
里巷不教车骑入,便近城、大得山林意。
都写向,画图里。
小船撑过花边市。
甚当年、清丝豪竹,近来多废。
野鹤汀鸥闲门外,抵得署书几字。
笑行马、郎君官贵。
故客尚寻东閤去,怆霜天、白菊阶墀闭。
争得似,陪公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金缕曲·过家黄门伯如圃》是一首表达对好友深切关怀和同情的词作。下面将对该词进行详细的介绍:

  1. 作者简介
  • 诗人查慎行:查慎行(1650—1727),初名嗣琏,后改名慎行,字悔余,浙江海宁人。查慎行年少时受学于黄宗羲,精研《易经》,工诗,其名闻禁中,康熙三十二年(1693)举乡试,四十五年(1706)应召入值南书房,后赐进士出身。
  • 诗词成就:查慎行的诗词作品多有涉猎,尤其擅长词的创作,他的诗词在清代享有盛誉。《金缕曲·过家黄门伯如圃》便是他创作的一首诗,通过此词可见查慎行在词坛上的成就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1. 创作背景
  • 友人汉槎:查慎行的《金缕曲·过家黄门伯如圃》中的汉槎指的是一位被诬陷、入囹圄、谪边塞的朋友。查慎行通过此词表达了对汉槎的深切关心与忧虑之情。
  • 词作主题:《金缕曲》通常以抒发个人情感为主,而查慎行的这首词则更侧重于表达对朋友命运的担忧以及对其遭遇的同情。
  1. 词作原文
  • 首句直问平安否:“季子平安否?”浅白如话的五个字,既传达了查慎行对汉槎安危的牵挂,也体现了他对这段友情的重视。
  • 归途与归来:查慎行通过询问“便归来”来表达对汉槎归来的期盼与无奈,同时反映了汉槎遭受的冤屈与苦难。
  1. 情感寄托
  • 对汉槎命运的关注:查慎行通过对汉槎命运的反复追问,表达了自己对这位挚友不幸经历的关切和同情。这种关心超越了文字的表面意义,深入到了情感的共鸣层面。
  • 友情的珍视:在查慎行看来,汉槎不仅是一个值得尊敬的朋友,更是他们之间深厚情谊的象征。因此,他对汉槎的不幸感到痛心疾首,并希望通过自己的词作来传递这份关爱。
  1. 词风特色
  • 直抒胸臆:查慎行的这首《金缕曲》以其直接而真诚的方式表达了内心的感受。他并没有使用复杂的比喻或隐晦的修辞,而是用简单直白的语言来展现自己的情感。
  • 激昂悲壮:词作的情感表达非常激昂悲壮,这可以从对好友不幸遭遇的同情以及对营救汉槎的决心中看出。
  1. 艺术价值
  • 情感真挚:这首词所表达的情感真挚感人,能够触动读者的心灵。查慎行通过这首词展示了自己对友情的重视和对朋友的深深关怀。
  • 语言简练:查慎行的词作语言简练而富有韵味,每个字都承载着深厚的情感,使得整首词既有深度又有广度。

《金缕曲·过家黄门伯如圃》不仅是查慎行对好友汉槎不幸遭遇的深切关怀和同情的体现,也是中国古典文学中友谊题材的珍贵见证。它不仅展示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高超的艺术成就,也反映了古代文人对于友情的珍视和对苦难朋友的同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