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发定山村,暮投富春渚。
清江带小郭,樯影稀可数。
已饱挂帆风,犹闻滴篷雨。
山环水疑尽,水转山复吐。
本为寂寞游,未觉应接苦。
桐溪喜渐近,中路有贤主。
富春舟中先寄桐庐学博吴鹿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富春舟中先寄桐庐学博吴鹿砦》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一首诗。这首诗描写了作者在杭州富春江上乘船途中,怀念桐庐县学博(今桐庐中学)教授吴鹿砦的情景。全诗共三联。
首联:“西风满树鸟声哀,日暮江亭信不来。” 写诗人乘船从富阳回桐庐途中,正值秋季,西风吹落树上的枝叶,发出凄切的鸟啼。诗人在夕阳下,登高远眺,但不见桐庐来的书信,因此感到十分惆怅和焦急。
颔联:“忆昔吴生书断绝,扁舟欲去惜芳菲。”“吴生”指吴鹿砦。此句回忆过去吴鹿砦与诗人交往时,曾给过他许多帮助。现在诗人要离开桐庐,吴鹿砦的来信也断绝了。诗人对这位朋友表示深深的怀念,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芳菲时节即将逝去的惋惜之感。
颈联:“君到钱塘闻杜牧,吾将问月寄之辉。”“杜牧”,即晚唐诗人杜牧,因官至司勋员外郎、司勋郎中,故称“杜牧”。这里借以自比杜牧,意谓:你如能到长安见到我,我就托月亮捎去我的问候。“问月”,语出南朝梁元帝萧绎《赋得涉江采芙蓉》:“若非孤客赏明月,莫向秋潭弄素衣”。“问月”就是借月传情。“辉”字,用得十分巧妙,它既指月亮的光彩,也暗含着月亮的光辉。这句说如果吴鹿砦能到长安见到诗人,那么诗人就托月亮捎去问候。
尾联:“梦绕吴越千山隔,书来只凭一纸飞。”这两句进一步抒发了诗人的思念之情。“吴越”,古地区名,在今江浙一带地方,这里指杭州和苏州一带;“千山隔”,是说两地相隔很远,彼此难以见面。“书来只凭一纸飞”,意思是说,即使吴鹿砦寄来书信,也只能依靠一张薄薄的纸张。这两句诗,一方面写出了诗人由于书信不通而感到的寂寞和痛苦,另一方面也表现出他对吴鹿砦的深情厚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