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生读书不得力,浪走风尘嗟暮色。
名山五岳杳无期,此日匡庐面初识。
千秋物象递显晦,几辈闲人肯登陟。
谪仙头白倘归来,白石清泉闻太息。
独移瘦杖扣石镜,双眼快对晴空拭。
已知绝境少豺狼,那怕荒蹊犯荆棘。
鸦飞不到力有限,龙起无时神莫测。
桥边听瀑雨淙淙,峰顶看云松畟畟。
三秋忽变候寒暑,半月略尽山南北。
偶然兴至或留题,聊藉微吟豁胸臆。
诗成直述目所睹,老矣焉能事文饰。
仙灵幽秘苦雕劖,云雾苍茫每深匿。
忽逢生客一呈露,可惜无才收不得。
归途卤莽方自嗤,游况匆忙谁见逼。
人间涉历多梗滞,袛此一途犹未塞。
皇天亦似悯汝穷,恣尔穷探无吝啬。
如何汲汲向城市,若赴严程拘漏刻。
他年终伴采芝翁,临别有言吾敢食。
自题庐山纪游集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自题庐山纪游集后》是明代文学家汤显祖创作的一篇游记,也是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中非常著名的篇章之一。这篇游记不仅记录了作者在庐山的所见所闻,还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深刻的人生哲理。
文章通过对庐山的自然景观和历史遗迹的描述,展现了一幅生动的自然画卷。作者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庐山的山川、湖泊、瀑布等自然风光,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同时,他还提到了庐山的历史文化遗迹,如古寺、石窟等,这些内容不仅丰富了对庐山的了解,也让读者感受到了历史的厚重。
《自题庐山纪游集后》中蕴含了许多深刻的人生哲理。例如,作者在游览的过程中,不断思考人生的道理,感叹岁月的无情,表达了他对生命、死亡、命运等问题的思考。这种对人生的深刻感悟,使他的作品具有了很高的思想价值。
《自题庐山纪游集后》的语言优美,诗意盎然。作者运用丰富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使文章充满了文学韵味。同时,他还善于运用对话和描写来展现人物形象,使文章更加生动有趣。
《自题庐山纪游集后》是一篇充满文学魅力的游记作品。它不仅记录了作者在庐山的所见所闻,还表达了他对人生、历史和文化的独特见解。这部作品对于研究中国古代文学和文化具有重要意义,也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