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夜纪事

城头落星大于斗,群犬吠怪都狂走。
或云此星作狗形,犬不见星惟见狗。
初如地震如雷鸣,顷刻阒寂天无声。
但见明河亘天月西没,宫漏杳杳传三更。
明朝属车行射鹿,旌帜照山马量谷。
不须更载猃猲骄,驱尔向前飞食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秋夜纪事》是一首由清代诗人查慎行创作的七言律诗。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简介:查慎行,字悔余,号他山、初白,浙江海宁人。他是清代著名的诗人和学者,精于《易经》,工于诗歌创作,名闻京城。查慎行的仕途颇为顺利,康熙三十二年(1693)乡试中举人,四十一年(1702)入南书房并应召入直,后赐进士出身,任翰林院编修。四十八年(1709),他被派赴武英殿书局编纂《佩文韵府》。最终因病归隐林下。

  2. 诗歌原文
    城头落星大于斗,群犬吠怪都狂走。或云此星作狗形,犬不见星惟见狗。初如地震如雷鸣,顷刻阒寂天无声。但见明河亘天月西没,宫漏杳杳传三更。

  3. 诗歌赏析:《秋夜纪事》以其生动的语言、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思想情感,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化素养和敏锐的观察力。通过“城头落星”、“群犬吠怪”等描写,营造出一种神秘而诡异的氛围,使读者仿佛置身于一个古老而幽静的夜晚,感受着大自然的神奇与变幻。同时,诗人以“明河亘天月西没,宫漏杳杳传三更”一句,巧妙地将自然景象与人文场景相融合,既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也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4. 艺术特色:这首诗的艺术特色主要体现在其独特的意象运用和深邃的思想表达上。首先,诗人善于运用意象来营造氛围,通过对“城头落星”、“群犬吠怪”等具体事物的描绘,营造出一种神秘而诡异的氛围,使读者仿佛置身于一个古老而幽静的夜晚,感受着大自然的神奇与变幻。其次,诗人在诗歌中融入了丰富的象征意义,使得整首诗不仅具有画面感,还富含深意,使人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体会到诗人深沉的情感与哲理思考。

《秋夜纪事》不仅仅是一首诗歌,更是查慎行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深刻洞察与独特感悟的体现。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邃的思想内涵,成为了中国古代诗歌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