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头落星大于斗,群犬吠怪都狂走。
或云此星作狗形,犬不见星惟见狗。
初如地震如雷鸣,顷刻阒寂天无声。
但见明河亘天月西没,宫漏杳杳传三更。
明朝属车行射鹿,旌帜照山马量谷。
不须更载猃猲骄,驱尔向前飞食肉。
【注释】:
秋夜纪事:秋天的夜晚,我记录下这些景象。
城头落星大于斗,群犬吠怪都狂走。
城头上落下的星星比北斗还要大,群狗狂吠着逃跑。
或云此星作狗形,犬不见星惟见狗。
有人说这是一颗形状像狗的星星,因为看到星星而忘记了狗的形状。
初如地震如雷鸣,顷刻阒寂天无声。
刚开始就像地震和雷声一样,瞬间变得寂静无声。
但见明河亘天月西没,宫漏杳杳传三更。
只见银河贯穿天空,月亮在西边落下,宫廷中的漏壶传来了深夜的声音。
明朝属车行射鹿,旌旗照山马量谷。
明天早晨,皇家车辆去狩猎,旌旗照耀着山岭,马匹量取谷物。
不须更载猃猲骄,驱尔向前飞食肉。
不用再携带猎犬去打猎,让它们自由地去觅食。
【赏析】:
《秋夜纪事》是一首描写秋季夜晚景象的诗。作者通过观察和想象,将秋天夜晚的各种景物描绘得栩栩如生,充满了生活气息和诗意。
第一句“城头落星大于斗”,诗人用夸张的手法,将城中的星星放大到比天上的北斗还要大的程度,形象地描绘出城中繁星璀璨、夜空明亮的景象。第二句“群犬吠怪都狂走”,诗人以狗的视角来观察周围的一切,将群狗因见到星星而狂吠狂奔的情景写得生动活泼,富有情趣。第三句“或云此星作狗形”,诗人引用民间传说,将星星拟人化,赋予其狗的形状,使星星仿佛有了生命,增添了诗的神秘感。第四句“犬不见星惟见狗”,诗人通过对比,突出了星星的渺小和狗的庞大,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星星的敬畏之情。
接下来的四句,诗人继续描绘秋夜的景象。第五句“初如地震如雷鸣”以比喻的手法,将银河的壮丽景象描绘得犹如地震和雷鸣一般震撼人心。第六句“顷刻阒寂天无声”,诗人以简洁的语言,描绘出了秋夜的寂静之美。最后两句“但见明河亘天月西没,宫漏杳杳传三更”则进一步渲染了秋夜的宁静氛围,使读者仿佛置身于这美丽的夜色之中。
最后两句“明朝属车行射鹿,旌旗照山马量谷”,则是诗人对未来的一种憧憬和期待。这里,诗人以皇家狩猎的场景为背景,将明丽的景色与宏伟的事业相结合,展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最后两句“不须更载猃猲骄,驱尔向前飞食肉”,则是诗人对自然生态的赞美和关爱。诗人认为,应该让野生动物自由自在地生活,而不是被人类所驯养和束缚。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有对自然的描绘,又有对人生的思考,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触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