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送春

笋屐篮舆几地逢,春华一梦记南中。
草痕吹过青杨瘴,花信飘残画角风。
烧尾蛇应流枉矢,惊弦鸟亦避虚弓。
桃源只隔孤城外,流下辰阳战血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武陵送春》是查慎行的一首七言律诗。下面将从多方面介绍这首诗的内容:

  1. 作者简介
  • 查慎行,字悔余,浙江海宁人,是清初著名诗人和学者。他精研易学与诗歌,尤以写诗著称,作品深得宋人之长而不染其弊,被后世誉为“清初一大家”。查慎行曾因文学成就获得皇帝的赏识,并被授予官职。他的诗文创作不仅继承了传统文学的精粹,还融入了自己的独特见解和风格。查慎行的诗歌以白描、情韵见长,不拘泥于形式,展现了一种清新脱俗的艺术风貌。
  1. 诗题背景
  • 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不详,但可以推断为清康熙年间。查慎行在那个时代应征入南书房,不久后便赐进士出身并授予翰林院编修职位。在此期间,他可能经历了不少政治变迁和个人情感的波折。作为宫廷中文人的代表,查慎行的生活充满了政治斗争与文化追求的双重色彩。这种背景也为他后来的诗歌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深邃的思想内涵。
  1. 诗歌内容解析
  • 查慎行在诗中运用了典型的江南水乡景色来营造意境。笋屐篮舆几地逢,春华一梦记南中,描绘了诗人行走于南方山水间的景象,以及对于春天美好时光的回忆。这样的描写不仅展示了诗人的游历足迹,也寄托了他对于美好时光的留恋。
  • 诗句中的草痕吹过青杨瘴,花信飘残画角风,则表达了诗人对于春天即将结束的无奈感伤。这种对自然景象的描写,透露出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体现了他敏感而又细腻的观察力。
  • 诗中的烧尾蛇应流枉矢,惊弦鸟亦避虚弓,则通过动物的行为象征了官场中的险恶和人生的无常。这样的写法使得整首诗充满了哲理意味,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世事的深刻洞察。

《武陵送春》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作品,更是一幅展现清代江南水乡风光与人文景观相结合的画卷。通过对这首诗的解读,不仅能够领略到查慎行独特的诗歌才华,还能深入理解其时代背景及其文化意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