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八月朔风吹,两道飞符并出师。
突骑全凭白马将,弯弓已毙射雕儿。
金城旧日屯充国,瀚海今朝斩郅支。
蠢尔西戎稽颡后,还祈干羽格诸夷。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天山八月朔风吹,两道飞符并出师。
突骑全凭白马将,弯弓已毙射雕儿。
金城旧日屯充国,瀚海今朝斩郅支。
蠢尔西戎稽颡后,还祈干羽格诸夷。
“效诸将三首 其三”是唐代诗人施何牧的一首古诗,创作于公元839年的秋天。这首诗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深邃的内涵,在中国古代诗歌中占据了一席之地。下面将对这首诗进行详细的介绍:
作者介绍:施何牧,唐代著名诗人,字不详,约活动于唐宪宗时期。他的诗多表现对时局的关注以及对战争的思考,语言简练而有力。施何牧的生平事迹较少记载,因此对其详细的生平背景了解不多。
诗作原文:“天山八月朔风吹,两道飞符并出师。突骑全凭白马将,弯弓已毙射雕儿。”
诗句解析:
历史背景: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当时的历史事件密切相关。唐朝在安史之乱结束后,国家虽然暂时安定,但边疆地区仍然存在不稳定因素。这首诗反映了诗人对国家安全的关注,以及对军事将领的赞扬。
艺术特色:
施何牧的《效诸将三首 其三》不仅在形式上继承了古典诗歌的传统,而且在内容上也展现了诗人深厚的爱国情怀和对和平的渴望。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不仅可以更好地理解唐代的文化和历史,也可以从中汲取到对于和平与战争、英雄与普通人之间关系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