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八月朔风吹,两道飞符并出师。
突骑全凭白马将,弯弓已毙射雕儿。
金城旧日屯充国,瀚海今朝斩郅支。
蠢尔西戎稽颡后,还祈干羽格诸夷。
【注释】
效:效法,模仿。诸将:泛指将领。突骑:轻骑。白马将:将军名,这里借指将军。干羽:周代的两种兵符。周王朝时,周武王用虎皮裹着木棍,作为指挥军队的信号,叫“大训”;他的儿子周公旦在周成王时也用同样的木棍作信号。后来周宣王用白旄和大盾为标志,称为“干”,用黄缯和弓为标志,称为“羽”。这里指用干和羽来节制军队。金城:古县名,故址在今新疆米泉市东北约150里处。充国:西汉名将,曾镇守西域。瀚海:沙漠。郅支:匈奴单于名。稽颡:古代一种礼节,叩头至地,表示臣服。格:制服、降服。
【赏析】
《效诸将三首》,共三首。此为第三首。这首诗是写诗人效仿诸将出征的豪情壮志。诗中描绘了一幅将士们英勇善战、所向披靡的画面。全诗语言简练,意境雄浑,充分体现了诗人豪迈奔放的个性风格。
第一联:“天山八月朔风生,两道飞符并出师。”
“天山”句,点明征戍地点;“朔风生”句,点出时令,交代出征的时间。这两句的意思是:八月朔日这天,天山之巅吹起了凛冽的北风,两支部队同时出发奔赴战场。
第二联:“突骑全凭白马将,弯弓已毙射雕儿。”
“突骑”句,写骑兵部队的装备;“白马将”句,点名了这支部队的指挥官。这两句的意思是:骑兵部队完全依赖白马将军的指挥,而将军已经一箭就射死了凶猛的雕鸟。
第三联:“金城旧日屯充国,瀚海今朝斩郅支。”
“金城”句,写汉代的金城郡;“充国”句,点名了汉代名将赵充国。这两句的意思是:金城郡过去曾是汉朝屯军的重地,而今又派大军前去消灭匈奴郅支单于。
第四联:“蠢尔西戎稽颡后,还祈干羽格诸夷。”
“蠢尔”句,写匈奴人的态度;“稽颡”句,写匈奴人向汉朝投降的姿态;“干羽”句,写汉朝军队使用的武器。这两句的意思是:这些愚蠢的少数民族已经向我们磕头投降,我们应当祈祷上天保佑我们降服他们。
这首诗以四句为一个单元,每句都是一个完整的意思。前两联描绘了一幅战士们英勇善战、所向披靡的画面;后两联则表达了诗人对胜利的渴望和对敌人的蔑视。整首诗充满了豪迈奔放的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