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河日夕羽书传,亿万刍茭悉帑钱。
不为陈师来紫塞,何缘转粟上青天。
至尊减膳龙庭外,诸将忘身虎旅先。
自古足兵谋足食,四方愿祝屡丰年。

【注释】:

效:献出;三首:这里指《效诸将作》的三首诗。

关河:指函谷关、黄河,这里泛指边塞。

日夕:一天之中早晚。

羽书:军中紧急文书。

刍茭:喂马用的草料。

帑钱:国库中的钱。

不为陈师:不准备出兵作战。

紫塞:长城之北边塞地区,古称。

转粟:运送粮食。

上青天:运到天上。

至尊:皇帝。

减膳:减少膳食。

龙庭外:皇宫之外。

诸将:各位将帅。

足兵:充足的兵力。

足食:充足的粮食。

谋足食:有充分的计谋。

四方:全国各地。

祝:祈祝。

【赏析】:

《效诸将作》,是杜甫于唐玄宗天宝十四载(755)安史之乱爆发后所作。此诗前四句写战乱频仍,军情紧急;后四句写战争结束,国家统一后的安定景象,抒发了诗人对国家统一的欣喜之情。

首联:“关河日夕羽书传,亿万刍茭悉帑钱。”意思是说在一天的开始和结束时,都传来战事的紧急消息,无数喂马的饲料都是国库的钱。“关河”,即指函谷关、黄河一带,泛指南北边陲。“日夕”,一天中早晚的时候。“羽书”指军中紧急文书,即战报。“亿兆”,指全国。“刍茭”,喂马用的草料。“悉帑钱”,全用国库的钱。这两句写战事频繁,军情危急,国家为打仗而耗费巨大。

颔联:“不为陈师来紫塞,何缘转粟上青天。”意思是说没有战争,怎么会派军队到北方的边塞去?又怎么会把粮食运到天上呢?“紫塞”,指长城之北边塞。“转粟”,指运送粮食。这两句写没有战争,就没有战争的经费,也就没有运输粮饷的困难。

颈联:“至尊减膳龙庭外,诸将忘身虎旅先。”意思是说君王为了国家的安危,减少膳食,住在宫门外;将士们为了国家的安全,忘身奋战,在前线立功。“龙庭”,即皇宫。“虎旅”,这里比喻军队。《诗经·小雅·采薇》:“薄暮雷鼓,君子征夫。”郑玄笺曰:“君子,谓王者也。征夫,言将帅也。”这两句写君王为国事操劳,将军们为国家立下汗马功劳。

尾联:“自古足兵谋足食,四方愿祝屡丰年。”“足兵”,充足的兵力。“足食”,充足的粮食。“谋足”,有充分的谋略。“祝”,祈求。“四方”,全国各地。“丰年”,丰收之年。这两句说自古以来国家要强大必须有足够的兵力和充足的粮食,全国人民希望每年都有丰收之年。

这首诗通过描写战乱前后的不同景象,表达了作者对国家统一、人民安居乐业的向往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