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美人 其二 自花之寺归,访江亭

春红晕脸芳时酒。生意争蒲柳。
欲归不去又江亭。驻马斜阳来问瘗花铭。
回廊远翠烟鬟媚。能记山阴事。
满城桃花等闲看。不是林间竹下似当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虞美人·其二·自花之寺归,访江亭》是清朝诗人姚华的作品

《虞美人·其二·自花之寺归,访江亭》,作者姚华,创作于20世纪初期。这首词以春天为背景,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和对往昔的回忆,展现了一种既留恋又不舍的情感。在欣赏这首词时,读者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深入分析。

《虞美人·其二·自花之寺归,访江亭》中的“春红晕脸芳时酒”一句,生动地捕捉了春天的气息。这里不仅描述了春天的美丽,还巧妙地运用了颜色来渲染氛围,使得整个画面都充满了生机与活力。同时,词人通过这种色彩的使用,传达了一种难以割舍的情感,使得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内心深处的纠结和不舍。

词中的“欲归不去又江亭”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一方面,他想要离开这个地方去寻找自己的归宿;另一方面,他又因为种种原因留了下来。这种矛盾的心理使得诗歌更加富有层次感,也使得读者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诗人的内心世界。

《虞美人·其二·自花之寺归,访江亭》中的“能记山阴事”一句,则透露出诗人对往昔的回忆和感慨。山阴,即今绍兴市,历史上有着丰富的文化遗迹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诗人通过回忆这些往昔的事情,不仅仅是为了表达对过去的怀念,更是为了表达自己对于历史的珍视和对于传统的尊重。

词中的“不是林间竹下似当年”一句,则是诗人对现实的一种反思。通过对比现在和过去的差异,诗人表达了对于时光流逝、世事变迁的无奈和感慨。这种情感的表达,不仅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也为读者提供了更多的思考空间。

《虞美人·其二·自花之寺归,访江亭》不仅是一首美丽的词作,更是一首具有深刻内涵的文学作品。它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历史的尊重,更通过其深刻的情感和细腻的描绘,引发了读者对生活、爱情和人性的深刻思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