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泥酥尽成春水。雾里看萍沚。
欲安盏酒耐思量。旧日板桥何处觅渔洋。
花之名在仍荒径。盛事余觞咏。
无多芍药况幽兰。犹自真芽怨晚待余寒。
虞美人 其一 上巳与印昆出右安门,访渔洋禊迹,遂饮花之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虞美人 其一 上巳与印昆出右安门,访渔洋禊迹,遂饮花之寺》,作者为姚华,创作于清朝。这首词描绘了作者在上巳节与友人出游,探访古代文人墨客的足迹,即所谓的“渔洋禊迹”,同时在花之寺饮酒赏景的情景。以下是对该作品的具体介绍:
作品原文:《虞美人·上巳与印昆出右安门,访渔洋禊迹,遂饮花之寺》
雪泥酥尽成春水。雾里看萍沚。欲安盏酒耐思量。旧日板桥何处觅渔洋。花之名在仍荒径。盛事余觞咏。无多芍药况幽兰。犹自真芽怨晚待余寒。作者介绍:姚华是清代著名的诗人、文学家,他的作品在当时和后世都受到了广泛的赞誉。姚华的诗歌创作以清新脱俗、意境深远著称,尤其在表达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历史文化的尊崇方面表现突出。《虞美人》作为其代表作之一,展示了他高超的艺术造诣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诗词鉴赏:此词不仅描写了上巳节时的踏青赏花活动,还通过细腻的语言将读者带入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词中“雪泥酥尽成春水”描绘了春天到来时大地回暖的景象,而“雾里看萍沚”则传达了一种朦胧美,给人以遐想的空间。整首词流露出一种对美好时光的留恋和对古人风雅传统的敬仰之情。
《虞美人 其一 上巳与印昆出右安门,访渔洋禊迹,遂饮花之寺》是姚华创作的一首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文学作品。通过对自然的细腻描绘和对文化的深入挖掘,展现了诗人卓越的艺术才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