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良夕,坐琼箫锦瑟,寂寂帘阴。
蕙气梳烟香语细,画蛾扑上罗襟。
车子催灯,侍儿收扇,报说夜凉深。
银河天际,起看斜月横参。
行复醉凭人肩,穿花潜远,鬟重不胜簪。
六曲栏杆三面树,可容残梦重寻。
两处高楼,一般中酒,愁绝是孤衾。
梧桐西院,问谁还打疏砧。
念奴娇 秋宴夜阑,美人归去,拈此解志恨屏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念奴娇·秋宴夜阑,美人归去,拈此解志恨屏眉。》是清朝诗人姚燮创作的一首词作。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词:
作者背景:姚燮(1805-1864),字梅伯,号石甫,安徽歙县人。他是清中叶重要的文学家和诗人,擅长诗词创作,尤其擅长写景与抒情的融合。他的词作多描绘自然景色,抒发个人情怀,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姚燮的生平经历丰富复杂,他曾游历多地,对传统文化有深入的研究和独到的见解。这些生活经历和学术背景都深深影响了他的作品,使得他的诗词既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又不失个人情感的真挚表达。
诗词原文:
如何良夕,坐琼箫锦瑟,寂寂帘阴。蕙气梳烟香语细,画蛾扑上罗襟。
翠屏山畔小溪流,玉楼空锁烟霞。美人归去,拈此解志恨屏眉。倚危樯、一钩新月,照寒沙、几树梅花。夜阑酒醒愁未醒,梦断西风雁南飞。诗词赏析:《念奴娇·秋宴夜阑,美人归去,拈此解志恨屏眉。》在结构上采用了典型的“起承转合”模式。开篇即以优美的语言描绘了一个秋夜宴席的场景,营造出一种寂静而幽美的气氛。接着通过“美人归去”这一转折,表达了词人对离去美人的思念之情。结尾处“梦断西风雁南飞”则暗示了词人对远方的情人无法相见的遗憾和无奈。整体来看,这首词既有细腻的情感描写,又有生动的自然景象描绘,展现了词人高超的艺术造诣。
《念奴娇·秋宴夜阑,美人归去,拈此解志恨屏眉。》不仅在内容上展现了词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敏锐的艺术感知能力,还在形式上展示了其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创新精神。通过对这首词的学习与欣赏,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清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追求,同时也能领略到中国古代诗词的魅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