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良夕,坐琼箫锦瑟,寂寂帘阴。
蕙气梳烟香语细,画蛾扑上罗襟。
车子催灯,侍儿收扇,报说夜凉深。
银河天际,起看斜月横参。
行复醉凭人肩,穿花潜远,鬟重不胜簪。
六曲栏杆三面树,可容残梦重寻。
两处高楼,一般中酒,愁绝是孤衾。
梧桐西院,问谁还打疏砧。

《念奴娇·秋宴夜阑,美人归去》是宋代词人张先的作品。上片写夜宴后的情景。下片写离别后的愁思。全词情景交融,婉转凄清。

念奴娇·秋宴夜阑,美人归去,拈此解志恨屏眉。
译文:秋夜宴会到了尾声,美女离去,我捻着这个酒杯来排遣心中的愤恨。
注释:念奴娇:词牌名。秋宴:秋天举行的宴会。阑:尽。
赏析:秋夜,宴会已尽,美人离席。词人面对空余的美筵,心中不禁怅然若失。“拈此”两句,以酒浇愁。“志恨”二字表明他因美人离去而心怀愤恨,但词人并未直接表达出来。“屏眉”二字,更增添了一种怨怼之情。

如何良夕,坐琼箫锦瑟,寂寂帘阴。
译文:这美好的夜晚,你坐拥瑶琴玉瑟,帘子也显得格外幽静。
注释:良夕:美好的夜晚。琼箫:玉制的箫。锦瑟:有花纹的琴。
赏析:良夕,即美好的夜晚,指作者与美人共度良宵。琼箫锦瑟,形容美人在宴会上所演奏的音乐十分悦耳动听,令词人陶醉不已。帘阴,指窗帘的阴影。

蕙气梳烟香语细,画蛾扑上罗襟。
译文:那香气袭人的蕙花散发着缕缕芬芳,如同梳妆时轻拂过烟雾般的香气,她的言语温柔细腻如同画上的蛾儿扑打着飞向罗衣。
注释:蕙气:指蕙兰散发的香气。梳烟:指梳妆时散发出的烟雾气息。香语:香气袭人的话语。画蛾:古代妇女的一种装饰品。
赏析:这里描绘了一幅美丽动人的画面,词人通过对美人的描述,表达了自己对美人深深的眷恋之情。同时,也通过这种描写,展现了美人的美丽和才情。

车子催灯,侍儿收扇,报说夜凉深。
译文:车子里传来催促开灯的声音,侍女们收起扇子,说夜晚已经很冷了。
注释:车子:代指马车。催灯:催促开启车灯。侍儿:指服侍的人。
赏析:这里描述了宴会结束后的场景。车子里传来催促开灯的声音,侍女们收起扇子,说明夜晚已经很深了。这些细节的运用,使得整个场景更加生动形象。

银河天际,起看斜月横参。
译文:抬头仰望夜空,看到银河横贯天际,月亮斜挂在天空中。
注释:银河:指天河,又称银汉、银潢、星河等。星空中的亮线状的白色亮带,横贯南北,故称银河。天际:指天空的边缘处。
赏析:这里描绘了作者仰望星空的场景。银河横贯天际,月亮斜挂在天空中,给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感觉。这种景象让人感到既美丽又神秘,同时也引发了作者对宇宙和人生的思考。

行复醉凭人肩,穿花潜远,鬟重不胜簪。
译文:再次行走时,醉意朦胧地倚靠在别人的肩膀上,穿过盛开的花丛悄悄地离开,因为头发沉重而难以挽起发髻。
注释:行复:再次行走。鬟重:头发沉重。不胜簪:挽起发髻困难。
赏析:这里描述了作者醉酒后的状态和行动。他倚靠在别人的肩膀上,穿过花丛悄悄地离开了现场,因为头发沉重而难以挽起发髻。这种状态和行动表现出了词人内心的矛盾和挣扎。

六曲栏杆三面树,可容残梦重寻。
译文:三面围绕着曲折栏杆的建筑,可以容纳残留的梦境重新寻找。
注释:六曲:曲折回环的样子。栏杆:指建筑中的栏杆。三面树:指四周环绕着树木。
赏析:这里描绘了一座建筑的景象。这座建筑有着曲折的回环形状,周围环绕着树木,给人一种宁静而祥和的感觉。同时,它也象征着词人的内心世界,暗示着他在追求理想过程中所经历的种种挫折和困境。

两处高楼,一般中酒,愁绝是孤衾。
译文:两个地方的高楼都同样适合饮酒作乐,然而只有孤独地躺在被窝里才能驱除愁苦。
注释:高楼:指高楼大厦。中酒:饮酒作乐。衾:被子。
赏析:这里描绘了词人独自饮酒的场景和感受。他身处高楼大厦之中,但却无法摆脱孤独和忧愁。这种感受让人感到既无奈又辛酸,同时也揭示了词人对于人生哲理的思考和探索。

梧桐西院,问谁还打疏砧。
译文:梧桐树西边的庭院里,是谁还在敲打着稀疏的砧石声?
注释:梧桐西院:指西面的庭院。疏砧:指稀疏的砧石声。
赏析:这里描绘了词人在西院中听到稀疏的砧石声的场景。这种声音让人感到既凄凉又孤独,同时也引发人们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