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部乐 剩垒

戍迁烽静,单骑客过红螺碛。
破碎沙堆蔺石。
缠紫草、巉负垣脊。
同落凤,飞狐厄。
强半是、汉痕唐迹。
尚那角、日闪红旗,贴堑防秋立柴栅。
何当负得,钩镵劲铁,来此垦烟寻镝。
漫凭吊、云黄树赭,五原焦郁,下有殇魂宅。
是谁筹画。
想驻马、帐门横戟。
到今时、逻夜人稀,雨丛磷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征部乐 剩垒》是一首描绘边塞风光和战争历史的古诗词。下面对作品进行详细赏析:

  1. 诗词原文
  • 戍迁烽静,单骑客过红螺碛:描述了边疆烽火熄灭后的场景,一个单骑的旅人穿越了被红色沙丘环绕的红螺碛,这里的自然景观荒凉而壮美。
  • 破碎沙堆蔺石:描绘了沙石被风化后的破碎景象,增添了一种荒凉之感。
  • 缠紫草巉负垣脊:紫草和巉岩构成了一种独特的自然景观,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
  • 同落凤,飞狐厄:暗示了曾经发生过的激烈战斗或者某种重大事件的发生。
  • 强半是汉痕唐迹:指出这片土地上不仅有自然的遗迹,还有历史的痕迹,体现了时间的沉淀和历史的厚重。
  • 尚那角、日闪红旗,贴堑防秋立柴栅:描绘了夕阳下的景象,红旗在沙墙上随风飘扬,防御者站在沙墙前,展现出边防士兵的坚韧不拔。
  • 何当负得,钩镵劲铁,来此垦烟寻镝:表达了对未来的期望和对过去的怀念,希望有朝一日能带着锐利的铁器来到这里,开拓荒地,寻找战利品。
  • 漫凭吊云黄树赭,五原焦郁,下有殇魂宅: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逝去战友的回忆和对战争的哀思,以及对那些在战争中牺牲的人们的深深悼念。
  • 是谁筹画:这是一个疑问句,表达了对战争背后更深层原因的探询,可能是对某个人物或事件的质疑或感慨。
  1. 诗词鉴赏
  • 意象丰富:诗中采用了丰富的自然意象,如沙丘、烽燧、红旗等,这些意象共同构建了一个宏大的背景,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边塞的苍凉与壮阔。
  • 情感深沉:诗歌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历史的感慨和对生命的尊重。通过对战争的反思,传达了一种超越时间的情感价值。
  • 语言精炼:姚燮运用简洁有力的语言,将复杂的情感和深邃的历史融入简短的诗句之中,使得整首诗不仅具有画面感,而且充满哲理。
  1. 创作背景
  • 历史背景:这首诗作的创作背景是在清朝时期,当时国家正处于多事之秋,边疆战事频繁,诗人通过自己的笔端抒发了对和平生活的向往以及对战争的深刻反思。
  1. 艺术特色
  • 情景交融:姚燮在这首诗中巧妙地将自然景色与历史事件相结合,情景交融,使得整个画面既有历史的厚重感,又有自然的清新感。
  • 象征手法:诗中的象征元素丰富,如红色的沙丘象征着烽火连天的时代,红旗则象征着国家的荣耀与尊严。
  1. 文化意义
  • 历史记忆:这首诗不仅是对过去的一种缅怀,也是对那段历史的深刻记忆,提醒人们珍惜和平,勿忘国耻。
  • 民族情感:通过对战争的描述和对和平的向往,表达了中华民族深厚的民族情感和对国家未来的期待。

《征部乐 剩垒》作为一首描绘边塞风光和战争历史的古诗,不仅展现了作者深刻的历史感悟和对和平的渴望,也体现了中国古典诗歌的艺术魅力和文化底蕴。通过阅读这首诗,人们可以感受到历史的沧桑和生命的脆弱,同时也能够激发人们对未来的希望和追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