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阳台 登越城酒楼题壁

傍渚停樯,寻沽上阁,古愁飞到危阑。
不尽苍凉,又撩客泪潸潸。
种龙蠡虎臣中杰,似行云、高绝谁攀。
剩无情,芳草东风,吹满城湾。
雷门不复闻钲鼓,圯烟墩一角,夕鸟飞还。
麋老桐摧,西望漫吊吴关。
几多浣女春眉影,隔妆楼、怕见微山。
绕堤阴,丝柳缃桃,空尔娇闲。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高阳台·登越城酒楼题壁》是清代词人纳兰性德的一首词,作于康熙二十四年(1685)春。此词上片写词人登越王城之所见,下片抒发了词人对国事的忧虑和对故国的深情怀念。全词以景物的变换为纬线,以时间的推移为经线,层层深入,步步展开。

下面是这首词:

水浴清蟾,叶喧凉吹,巷陌马声初断。闲依露井,笑扑流萤,惹破画罗轻扇。人静夜久凭阑,愁不归眠,立残更箭。叹年华一瞬,人今千里,梦沉书远。空见朱颜辞镜里,青子我们成阴,转换时空。一掬冷烟沙。千古恨、良辰依旧虚设。待携云液问君期,甚当时真梦想,非如今轻别。月冷龙沙,尘昏鹿苑,无限关山举目。

赏析:

这首词是纳兰在康熙二十四年春天游览杭州西湖时所作。作者在杭州游览期间曾到访过著名的越王城酒楼。词中“登越王城”即指此。词中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图画:水边的月亮如玉盘般皎洁,清凉的夜风吹散了树叶,发出阵阵响声;巷陌中传来马匹奔跑的声音。词人坐在露井边,欣赏着天上的明月和地上的萤火虫,还有轻轻飞舞的扇子。此时夜已深了,词人却久久地站在栏杆前,因为心中愁闷无法入睡,只好看着时间一点点过去。感叹自己的年华像流水一样转瞬即逝,而自己现在却身在千里之外,无法回到故乡。

接下来词人写到自己的容颜在镜中逐渐消逝,青春如同青草般迅速成长,转眼就长成了茂盛的树木。这表达了词人对于时光易逝、生命短暂这一主题的深刻感悟。接着词人用冷烟和沙石来表达自己内心的孤寂和思念之情。他回想起当初与友人相聚的快乐时光,但现在却要分别了,这种巨大的变化让人难以接受。词人想象着如果能够携带云液去见友人,询问他们下次相会的时间,那么当年的梦想就不会变成现实,也不会像现在这样轻易地离别。最后词人描写了夜晚的景象:月光洒在龙沙上,尘土飞扬在鹿苑中,无数的关山展现在眼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