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渚停樯,寻沽上阁,古愁飞到危阑。
不尽苍凉,又撩客泪潸潸。
种龙蠡虎臣中杰,似行云、高绝谁攀。
剩无情,芳草东风,吹满城湾。
雷门不复闻钲鼓,圯烟墩一角,夕鸟飞还。
麋老桐摧,西望漫吊吴关。
几多浣女春眉影,隔妆楼、怕见微山。
绕堤阴,丝柳缃桃,空尔娇闲。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仔细辨识选项中是否有对诗歌的解读的错误。诗歌鉴赏的选择题综合考核诗歌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文章的思想内容,每一个选项都是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注意:错误地方一般有两处,即有错字,也有对诗歌的赏析不准确。

“傍渚停樯,寻沽上阁,古愁飞到危阑”,这一句意思是说,站在水边停着船的岸上,登上高楼眺望远方,心中充满了忧郁。

“不尽苍凉,又撩客泪潸潸”,这一句是说,心中无限的凄凉,又撩动我伤心的眼泪。

“种龙蠡虎臣中杰”,这一句是说,像龙一样的英勇,如虎般的威武。

“剩无情,芳草东风,吹满城湾”,这一句是说,只有那无情的春风,吹满了整个城湾。

“雷门不复闻钲鼓”,这一句是说,雷门不再听到军阵上的锣鼓声。

“圯烟墩一角,夕鸟飞还”,这一句是说,残破的烽火台上只留下了一角的烟灰,夕阳下的归鸟飞回。

“麋老桐摧,西望漫吊吴关”,这一句意思是说,麋鹿已经老了,梧桐也枯死了,我只能向西望着吴国都城,默默地哀悼吴国的灭亡。

“几多浣女春眉影,隔妆楼、怕见微山”,这一句意思是说,多少穿着白色衣服的姑娘们,在春天里,用她们美丽的眉毛映衬着她们娇好的容颜,她们隔着化妆楼,恐怕看见微山吧!

“绕堤阴,丝柳缃桃,空尔娇闲”,这一句的意思是说,环绕着堤坝的树影,垂柳染成了黄色,桃花也变得暗淡了颜色,只是白白地显得有些悠闲。

【答案】

这首诗为宋末词人周密所作。作者在越城中登楼远眺,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怀古伤今之作。全诗以景起兴,情景交融,意境深远,含蓄蕴藉。

首句“傍渚停樯,寻沽上阁”点明地点是越城酒楼上;“古愁飞到危阑”写自己的感受。第二句承第一句写景,“寻沽上阁”就是登临酒楼的意思,“古愁”就是古愁之愁,即古愁之愁飞到了高楼的栏杆上。第三句“不尽苍凉,又撩客泪潸潸”是对前面两句的解释说明。诗人登上越城酒楼后,看到眼前一片荒凉景象,心中不由得生出许多感慨,于是不禁潸然泪下。“苍凉”一词既写出了越城的景色,也写出了作者的感受。第四句“种龙蠡虎臣中杰”是对前面两句的回答。这句意思是说,越城之中有像龙一样的英勇之士,像虎一般的勇将。第五句“剩无情,芳草东风,吹满城湾”承接上句之意,写越城之中有这些英勇之士后,自然不会有什么战事。“剩无情”三字写出了越城之中没有战争的景象。第六句“雷门不复闻钲鼓”承上句而来,写越城的战事已经平息。“雷门”指吴越交战的地方。第七句“圯烟墩一角”承上句而来,写吴越交战的地方只剩下半截断垣。“圯”是古代一种用来报警的烽火台,这里泛指吴越交战的地方。第八句“夕鸟飞还”承上句而来,写夕阳之下,一群飞鸟从吴越交战的地方飞向南方。第九句“麋老桐摧”承上句而来,写越城之中的树木都已经枯萎了。第十句“西望漫吊吴关”承上句而来,写作者遥想当年吴越之战的情景。“西望”是遥看的意思。第十一句“几多浣女春眉影”承上句而来,写那些女子们正在绣花的时候,看到远处的吴越之战。第十二句“隔妆楼、怕见微山”承上句而来,写那些女子绣花的时候,怕看到远处的山。第十四句“绕堤阴,丝柳缃桃,空尔娇闲”承接上文而来,写越城之中的树木已经枯萎了以后,那些女子们只能在堤坝周围绣花。第十五句“丝柳缃桃”承上句而来,指那些女子绣花所用的丝线、线绳和桃木等材料。第十六句“空尔娇闲”承上句而来,意思是说这些女子们绣花的时候,虽然很悠闲,但却只能绣花而不能做其他的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