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行船 登白湖金仙阁

湖上僧楼闲独倚。
最撩人、晚来画意。
北荡鱼罾,西湾酒市,不尽风蘋烟苇。
十二仙峦低拂翠。
弄秋晴、斜阳远水。
淡淡云流,飞飞鸥散,隐隐数声钟起。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夜行船·登白湖金仙阁》是姚燮创作的一首词,表达了作者在白湖金仙阁登高望远时的所见所感。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词:

  1. 作者简介
  • 姚燮(1805—1864),字梅伯,号复庄、大梅山民等,浙江镇海人。清朝文学家及画家,以诗名世,其诗气骨雄健,思力深沉,尤擅画梅。他不仅是一位多才多艺的文学家,还精于绘画。
  • 道光十四年(1834)举人,历任誊录、知县等职,但并未长期任职。姚燮涉猎广泛,上至经史典籍,下至世俗戏曲小说,皆有所涉猎。他的诗词作品早年疏秀婉丽,晚期则转为清苍老健,且精绘事,擅画梅花,有《大梅山馆集》、《今乐考证》等著作传世。
  • 姚燮不仅在文学和艺术上有杰出贡献,还曾参与平定畿内叛乱,携家入易州五公山避乱。在守御时仍弦歌不辍,体现了他的坚韧与智慧。
  1. 诗词原文
  • 湖上僧楼闲独倚。最撩人、晚来画意。北荡鱼罾,西湾酒市,不尽风蘋烟苇。十二仙峦低拂翠。弄秋晴、斜阳远水。淡淡云流,飞飞鸥散,隐隐数声钟起。
  1. 诗词赏析
  • 此词写诗人登临白湖金仙阁时所见到的自然景色和内心感受。开篇描绘了湖上僧楼的宁静景象及夕阳下的画意之美,营造出一种宁静而优雅的氛围。
  • “北荡鱼罾”,指的是北方水域的捕鱼场景;“西湾酒市”则描绘了西岸酒肆的热闹场景,展现了一幅繁忙的生活图景。
  • 词中的“十二仙峦”,形容远处的群山如同仙人般神秘莫测;“弄秋晴、斜阳远水”则进一步描绘了夕阳下湖面的美景以及远处的水面波光粼粼。
  • 末尾的“淡淡云流”,形象地表现天空中飘动的白云;“飞飞鸥散”,则是描写天空中飞翔的鸥鸟;“隐隐数声钟起”则传达出寺庙晨钟暮鼓的声音,给人以宁静致远的感受。
  1. 创作背景
  • 此词创作于姚燮晚年,当时正值战乱频发之际。他因应战事需要,携家入易州五公山避难,同时仍不忘文墨传情。
  • 姚燮身处乱世之中,仍坚守自己的文人本色,通过诗词表达了对平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夜行船·登白湖金仙阁》不仅是姚燮诗歌创作的代表作之一,也是研究其生平及其时代背景下文学作品的重要文献。通过对这首诗的解读,可以深刻感受到姚燮作为一位多才多艺的文学家的艺术成就,以及他在动荡时代中的精神风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