貂裘换酒 登挂雾山绝顶

青柱天门笏。
俯群峦、亭亭玉朗,偃霞回蜺。
手撷芙蓉凌石屋,人似盘霄健鹘。
浩唱与、樵风相答。
北去海天浮不尽,指燕关、齐岳摇芒末。
潮紫翠,荡烟色。
十干尘事归棋劫。
尽无聊、敲泉煮茗,鼎花沸雪。
十二水帘低不卷。
淡碧一层松樾。
约梦里,来寻仙迹。
月丽云娇莲掌拓,锦珊湖、飞上罗浮蝶。
河汉影,绕衣活。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貂裘换酒 登挂雾山绝顶”并非一首文学作品,而是由清代诗人姚燮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是姚燮的代表作之一,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情感内涵,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下面将详细介绍此词:

  1. 作者简介
  • 姚燮(1805—1864),字梅伯,号复庄,浙江镇海人。清道光十四年(1834)举人。他博学多才,涉猎经史典籍、世俗戏曲小说等,诗风雄健,思力沉着,有鞭风叱霆之气,且用遏抑掩蔽之法,使作品生峭幽异,包罗万象。
  1. 文学赏析
  • 意境描绘:词的开篇“青柱天门笏”,形象地描绘了挂雾山的壮丽景象,山峰如同玉朗般亭亭玉立,云雾缭绕,宛如回环的虹霓。
  • 形象比喻:“手撷芙蓉凌石屋”,通过手捧芙蓉花凌空而上,形容人在山顶的豪迈与自由。这种生动的比喻,使得整个场景充满了诗意,也反映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向往。
  • 情感表达:词中的“浩唱与樵风相答”,表达了作者在登高远望时内心的豪情壮志,同时也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情景。
  1. 艺术特色
  • 意象运用:姚燮在《貂裘换酒·登挂雾山绝顶》中巧妙地运用了一系列的自然意象,如“青柱天门笏”、“俯群峦、亭亭玉朗”、“手撷芙蓉凌石屋”,这些意象不仅描绘了美丽的山景,也寓意着人生的奋斗和追求。
  • 韵律节奏:该词的韵律和节奏感非常强,读起来朗朗上口,具有很强的音乐性。每一句都充满了节奏感,让人感受到作者的情感波动和心灵的跳动。
  • 哲理思考:姚燮的这首词不仅仅是对自然景观的描绘,更蕴含了深厚的哲理思考。通过对自然的描绘,表达了人生的无常、岁月的流逝以及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姚燮的《貂裘换酒·登挂雾山绝顶》不仅展示了其卓越的诗歌才华和深邃的艺术造诣,也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文化遗产。无论是从文学价值还是艺术成就来看,这首词都是值得细细品味和深入研究的经典之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