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酒诗五章 其一

大海漂浮瓠,不及一尘小。
禀命无一齐,天心亦草草。
长庚敛夕辉,鸡鸣尚非早。
屈贾岂辞谤,施嫱但愁老。
演漾为太和,春云纳吾抱。
托命羲皇先,毋嫌骨枯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饮酒诗五章 其一》是清代诗人姚燮创作的一首诗。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抒发个人情感,展示了作者对生命和自然的深刻思考。下面具体介绍一下这首诗:

  1. 作者简介:姚燮(约1805-1864),字梅伯,又号复庄,浙江慈溪人,清代著名诗人、文学评论家。他擅长诗词,尤以诗歌见长,被誉为“金代一朝之冠”(《清史稿·文苑传》)。姚燮的作品中,《元遗山先生全集》、《中州集》等作品集中收录了他多首著名的诗作。
  2. 诗歌原文:大海漂浮瓠,不及一尘小。禀命无一齐,天心亦草草。长庚敛夕辉,鸡鸣尚非早。屈贾岂辞谤,施嫱但愁老。演漾为太和,春云纳吾抱。托命羲皇先,毋嫌骨枯槁。
  3. 诗歌解析:姚燮的《饮酒诗五章 其一》通过对大海与微尘的比较,表达了一种渺小与伟大并存的生命观。诗中还涉及了时间的流逝、历史的变迁以及个人命运的无常。通过“屈贾岂辞谤,施嫱但愁老”这样的句子,姚燮传达了一种面对批评和衰老时的豁达态度。而最后两句“演漾为太和,春云纳吾抱”则展现了诗人追求和谐与自由的生活状态。整体上,这首诗不仅反映了作者的人生哲学,也展现了他在艺术上的高超造诣。
  4. 诗歌背景:姚燮创作这首诗的具体时间不详,据推测可能作于晋安帝义熙十三年(417),即陶渊明五十三岁之时。在这一时期,陶渊明的《饮酒二十首》被广泛传颂,其中许多诗篇都反映了他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个人理想的追求。姚燮的作品虽然风格各异,但在艺术表现力上受到了陶渊明的影响。
  5. 诗歌评价:姚燮的《饮酒诗五章 其一》在当时就受到文人墨客的赞赏。他的诗歌不仅在形式上有所创新,更在内容上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尽管后世对他的评价褒贬不一,但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姚燮无疑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个重要的人物。

姚燮的《饮酒诗五章 其一》不仅仅是一首简单的诗歌,它蕴含着深厚的文化意义和哲理思考,是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瑰宝。读者在欣赏这首诗时,不仅可以领略到其优美的语言艺术,还能够体会到作者深邃的思想情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