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酒诗五章 其二

明月照枯树,上有愁乌啼。
素袂不受凉,秋霜何凄凄。
闭门避人迹,园径生苔衣。
独坐无悦心,泛我青颇黎。
大兰冠西郭,海上诸峰低。
苍鹰不能击,劲手还射麛。
金天气萧索,垂水成白蜺。
沧波不盈勺,桑田已无泥。
何如谢劳瘁,圭角铭童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饮酒诗五章 其二》是清代诗人姚燮的作品。下面将从诗歌背景、内容解读、艺术特色等方面进行介绍:

  1. 作者简介:《饮酒诗五章 其二》的作者姚燮,生活在清代,是当时著名的诗人和文学家。他的生平事迹在历史上并没有详细的记载,但可以从他的作品和所处的历史时期推测出一些信息。姚燮的诗歌多表现出对自然景物的深刻感悟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这在《饮酒诗五章 其二》中表现得尤为明显。
  2. 诗歌原文:《饮酒诗五章 其二》原文如下:“明月照枯树,上有愁乌啼。素袂不受凉,秋霜何凄凄。闭门避人迹,园径生苔衣。独坐无悦心,泛我青颇黎。”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清冷孤寂的画面,月光下的枯树显得格外凄凉,树上的乌鸦在啼叫,增添了几分哀愁。诗人穿着白色的薄衫,不惧寒冷,而秋天的霜气却让人感到凄清。他选择闭门不出,以避免与人接触,只留下一条被苔藓覆盖的小径。独自坐在屋内,心中却没有喜悦的感觉,于是拿起手中的酒杯,借酒浇愁。
  3. 诗歌鉴赏:《饮酒诗五章 其二》以其深邃的意境和精湛的技巧,展现了一种超凡脱俗的审美追求。通过对月光、落叶、乌啼等自然景象的描写,诗人巧妙地表达了自己的孤独、寂寞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种情感通过诗歌的平实叙述得到了生动的展现,使得读者能够产生强烈的共鸣。
  4. 文化价值:《饮酒诗五章 其二》不仅具有高度的艺术成就,还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作为中国古代文人的一种精神追求,它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自然和谐、心灵自由的崇尚。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清代社会的一些风貌,如文人的生活状态和思想特点。

姚燮的《饮酒诗五章 其二》不仅是一首诗,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艺术的创造。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不仅能深入理解中国传统诗歌的魅力,还能从中领悟到人生的智慧与哲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