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春兮,春王正月,春春先谱春词。
春江花月,春意柳先知。
春夜春灯高挂,开春宴、春不多时。
荞无限,春盘春菜,春酒泛春卮。
春秋三十八,伤春病酒,春困春知。
又漭光满眼,花发春枝。
春燕春莺交语,春闺里、春日迟迟。
游春约,春湖春屿,春事总相宜。
满庭芳五首 其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满庭芳五首 其二》是清代诗人李慈铭的作品,诗中描绘了春日的景象和作者的内心世界。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解读:
诗歌原文:
淡日帘栊,嫩寒庭院,深情问有谁知。宿酲初解,缃缬上花枝。约略靓妆人影,点春涡、半晕燕支。朱门侧、栏干倚遍,无地寄相思。
芳期今又过,猩屏掩恨,茸帕缄诗。正红窗睡重,燕子归迟。斜搭秋千画索,傍花阴、闲袅游丝。诗歌翻译:
在柔和的日光下,我轻启帘栊,踏入那幽静的庭院,心中满怀深情,却不知有谁能懂得我的心事。刚从酒意中苏醒,看到那盛开的芍药,不禁让我想起了旧日的欢愉。诗歌赏析:
- 此诗以“淡日”开篇,营造了一种宁静而淡雅的氛围。接着通过“嫩寒庭院”和“深情问有谁知”两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寂寞。这种情感的表达既细腻又含蓄,让人感到一种深深的哀愁。
- 接下来的“约略靓妆人影,点春涡、半晕燕支”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然而,“无地寄相思”则透露出诗人内心的无奈和悲伤。
- “芳期今又过,猩屏掩恨,茸帕缄诗”三句,诗人感叹时光的飞逝,同时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忧虑。这里的“猩屏掩恨”可能是指某种遗憾或者失落。
- 在最后两句中,诗人描述了自己悠闲的生活状态,如“斜搭秋千画索,傍花阴、闲袅游丝”。这种生活虽然安逸,但却无法填补内心的空虚和孤独感。
李慈铭的《满庭芳五首 其二》不仅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色和内心情感的诗作,更是一种对人生、情感和历史的深刻反思。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了中国古典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