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来迟,人去早。
客思怨芳草。
红袖高楼,望断片云渺。
一签一数邮程,燕南赵北,早已遣、离心飞绕。
鲤书少。
丁宁小别无多,偏又月圆了。
预想迎门,镜里注双笑。
那知此恨绵绵,栖鸦流水,都换却、相思画稿。
祝英台近 其五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祝英台近·其五》是南宋词人姚燮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描绘了晚春时节,主人公与情人分离后的情感纠葛,以及日夜盼望对方归来的痛苦。下面是对该词的详细介绍:
作者简介:姚燮(生卒年不详),字梅伯,号石甫、梦溪,浙江嘉兴人,是南宋时期的文人和词人。他的诗词作品多表现了对国家兴亡和个人命运的忧虑,风格悲壮而不失文采。
诗词原文:《祝英台近·其五》原文如下:
蝶飞双,莺宿对。花雾拥香海。
如许韶华,那不要金买。只渠玉漏听残,银灯挑灺,又辜负、连宵耽待。恨谁解。投来嗔语三分,未减十分爱。忍度相亲,记否誓言。诗词赏析:该词以“蝶飞双,莺宿对”开篇,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景象,为下文情感的展开作了铺垫。接着,词人用“花雾拥香海”形容春天的景色,营造了一种朦胧美的氛围。随后的句子中,“如许韶华,那不要金买”表达了词人对于美好时光的珍惜以及对金钱无法购买的情感的感慨。“只渠玉漏听残,银灯挑灺,又辜负、连宵耽待”则进一步展现了主人公在夜深人静之时,依然思念着远方的人,无法入睡的孤独与痛苦。“恨谁解。”这句疑问句表达了主人公内心的无奈和哀怨。最后,“投来嗔语三分,未减十分爱。”描绘了主人公在听到恋人嗔言时的心情,虽然有些生气,但仍然深深爱着对方。“忍度相亲,记否誓言”则表达了主人公在面对恋人时,心中既有甜蜜的期待又有深深的不舍,希望能够再次相依相伴。
《祝英台近·其五》不仅是一首优美的词作,也反映了词人在特定历史背景下的情感体验和心理活动。通过对这首词的学习和鉴赏,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古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他们对于爱情的独特见解。